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Cell子刊发表研究新文章

2015.5.04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6p21.33 和20q11.21位点上的低频编码变异与中国人群的肺癌风险相关。这些研究发现发布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AJHG》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沈洪兵(Hongbing Shen)。其主要致力于肿瘤(如乳腺癌)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女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和个性化治疗的研究。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工业化国家和我国许多城市已位居全部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由于持续增长的烟草消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多数地区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80%以上的肺癌可归咎于烟草暴露,但在相同的烟草暴露下,仅不到20%的吸烟者发展为肺癌,提示不同个体对肺癌存在遗传易感性。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计划的不断推进,以及高通量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ies, GWAS)已经成为肺癌等复杂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强有力的工具。然而尽管GWAS研究已鉴别出了一些与肺癌风险相关的常见变异,这些变异却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肺癌遗传可能性,这一问题被称作遗传性缺失(missing heritability)。有人提出,低频或罕见的变异有可能对遗传性缺失具有很强的影响。

  为了评估低频或罕见变异在肺癌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称他们在第一阶段即发现阶段(discovery stage)对1,348名肺癌患者以及1,998名对照人群进行了外显子组芯片分析,随后在重复阶段(replication stages)对另外4,699名受累患者和4,915名对照进行了关联评估。采用单个变异和基因分析,他们鉴别出了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小于0.05的编码变异。

  研究人员鉴别出了BAT2、FKBPL和BPIFB1基因的三个低频错义变异,并证实这些变异与肺癌风险相关联。BAT2中的rs9469031和BPIFB1中的rs6141383也与肺癌发病年龄有关联。6p21.33位点上的BAT2和FKBPL,20q11.21位点上的BPIFB1在肺肿瘤和配对正常组织中呈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揭示FKBPL(在其中发现了两个独立变异)有可能可以解释6p21.33位点的肺癌风险关联。

  这些研究结果突显出低频变异在肺癌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明6p21.33和20q11.21位点的候选基因与肺癌有着潜在的生物学相关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