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举行

2024.5.11

5月10日,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主办的“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教授,“科学元典丛书”主编任定成教授,与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展开对谈。

663f3ae9e4b03b5da6d0e94e.png


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现场。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供图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上历经时间检验的不朽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灯塔,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等。

此次名篇赏读沙龙活动邀请科学家将科学元典中的精彩内容通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再创作,让科学与艺术相遇,探讨热门科学话题,形成一种全新的科普形式。现场观众表示,这是一堂诚意满满的科学通识课,原来这些大部头的科学著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肃高冷。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魂三问”,也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问自己的终极问题。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从此开启了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舒德干是《物种起源》中文版译者,他沿着达尔文的道路继续探索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公认的成果。活动中,舒德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从达尔文其人讲起,结合自己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重走达尔文之路、翻译《物种起源》等的切身体会,讲述了《物种起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谜题,引领观众走进一场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神奇之旅。

本次科学传播沙龙是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特别策划。活动聚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探索生命创生和人类远古祖先起源的秘密,以及自然万物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奇妙关联。以新颖的形式、丰盛的内容彰显了本届科技活动周“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主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元典丛书”是“当艺术与科学相遇”系列活动的原点。“科学元典丛书”中遴选出来的作品,计划出版100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名著汉译丛书,连续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总署)“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