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抗磷脂抗体检测与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所面临的挑战

2019.12.22

一、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

目前采用的是2006年修订的Sapporo标准,即至少符合一项临床标准和一项实验室标准。

临床标准:

1. 血管血栓形成:任何组织或器官发生1次或1次以上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形成的临床事件,血栓必须采用客观的经过验证有效的标准证实。组织学证实的血栓,必须是血栓部位的血管壁没有炎症的明显证据。

2. 病态妊娠:( a)1次或1次以上形态正常的胎龄≥10周的胎儿死亡。( b) 1次或1次以上妊娠34周之前因子痫或重度先兆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所致的早产。( c).连续3次或3次以上于妊娠10周以前发生的无法解释的自然流产,排除母体解剖、激素异常及双亲染色体异常所致。

实验室标准:

1.按照国际血栓止血协会指南检测到血浆中存在狼疮抗凝物(LA)至少2次,每次间隔至少12周。

2. 采用标准化ELISA法在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中/高滴度(如>40GPL或MPL, 或>正常人的第99百分位数)的IgG和/或IgM类抗心磷脂抗体抗体至少2次,间隔至少12周。

3. 采用标准ELISA在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体IgG和/或IgM型(滴度>正常人分布的第99百分位数)至少2次,间隔至少12周。

二、不同抗磷脂抗体的特点

1.抗心磷脂抗体 (aCL):优点是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抗体;临床应用广泛;已有国际通用单位  (GPL/MPL: 1μg/ml纯化的lgG型或IgM型抗心磷脂抗体的结合抗原活性)。缺点是特异性较差(特别是低滴度和IgM型);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差异较大。

2.抗β2糖蛋白-1抗体 (β2GPI):优点是特异性高于抗心磷脂抗体;有助于诊断可疑抗磷脂综合征(尤其是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与血栓形成及病态妊娠的相关性强于抗心磷脂抗体。缺点是缺乏国际通用单位;灵敏性低于抗心磷脂抗体。

3.狼疮抗凝物 (LA):优点是阳性率高,约50% 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阳性;特异性高于抗心磷脂抗体;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已有标准化指南(ISTH和CLSI)。缺点是20-50%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阴性;不同实验室间及试剂间差异较大;检测步骤较为繁琐;受其他抗凝物干扰。

三、抗磷脂综合征诊断面临的挑战

1.IgA型抗磷脂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

有研究发现, IgA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在有临床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阳性率(22%)高于其他抗体(14%);部分动脉血栓患者中IgA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是唯一存在的抗磷脂抗体;IgA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更多见于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IgG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更多见于继发于自身免疫病的抗磷脂综合征。有研究报道,部分病态妊娠患者中仅存在IgM型抗磷脂抗体。

2. 新的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诊断价值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是近年来研究较热的抗体,有望纳入未来的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

研究发现,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狼疮抗凝物相关性很好,可做为狼疮抗凝物实验的确认实验,且比狼疮抗凝物实验操作简单,受抗凝药物的影响小。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血栓和产科并发症显著相关,且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疾病的相关性比单独的抗磷脂酰丝氨酸或抗凝血酶原抗体好。

对于临床怀疑抗磷脂综合征,但推荐的3种抗体均阴性的患者,可检测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以减少漏诊率。

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出抗体的敏感性更高,且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IgG-抗心磷脂抗体和IgG-β2糖蛋白-1抗体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对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