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2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当特优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21.12.30

  

学在华中大大家耳熟能详那么,成为“学在华中大”的代表是什么体验?今天,小科邀请到了在2021年本科特优生创新年会上获奖的部分代表来为大家介绍202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当特优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体验开始之前先让这些小伙伴们大声地说一句“人在华中大,刚出图书馆!谢邀!”屈诗雨经济学院特优生一等奖成果获得者

屈诗雨将满载她高中时代向梦想大学拼搏奋进的成长故事写进一部30万余字高考题材的青春励志小说《就这样走过高考》。2021年高考前夕,她又自创励志歌曲《深呼吸》给高考学子们加油、减压。小说和歌曲面世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我的体验是——自2020年11月加入特优生大家庭以来,我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学科交叉融合、自主学习、自主设计、激发潜能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魅力。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经济学院和启明学院老师的共同打造下,我不仅得到经济、管理、英语文学的三重滋养,还更加自信地放飞了文学创作梦和大胆开启了跨领域音乐创作尝试。这些知识的汲取和实践的探索,使我更加笃信:责任、担当,创新、创造,有梦,并敢于追梦,才是我们青年人需要在大学获取的重要知识与能量。康钰燊化学与化工学院特优生一等奖成果获得者

皮肤色斑长期困扰着许多人士,如何在无痛感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实现透皮递送祛斑成分呢?康钰燊带来的冻龄美白微晶贴剂强度好、韧性足、长度精准可控,可直接突破皮肤角质层屏障,为祛除色斑提供了新型方案。我的体验是——在成为特优生之后,学校和老师的帮助让我成长飞快,不仅专业基础知识上有所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认识也大不一样了。我能清晰感受到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更丰富了,这让我非常兴奋。同时,享受更多的资源也意味着身上更大的责任,愿乘长风,挂帆追。董浩宇机械学院

玻璃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广泛运用,董浩宇的创新项目重点探究微裂纹萌发、生长行为以及崩边缺陷抑制问题,形成了低崩边约束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使工件表面粗糙度由7μm降低为5μm。同时,项目组对表面条纹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条纹形态的准确预测。我的体验是——参加特优生年会,看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和逆流而上的勇气让我感叹。感谢这次年会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将我微弱浅薄的研究分享给众多优秀的同学,以后定当博采众长、砥砺前行。陈扬意软件学院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模型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但是否安全可靠仍尚待证实。陈扬意的学术研究围绕可靠性自然语言处理系统,重点研究了SOTA模型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揭示了在实际部署时深度学习模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现有SOTA模型并不鲁棒,为之后研究并部署可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做出了贡献。我的体验是——在科研中收获快乐,迈向可值得信赖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实现个人价值。伍健欣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伍健欣创新地将微波雷达技术应用于地表沉降观测、超前地质异质体探测及壁后注浆质量检测三方面上,以微波雷达为眼,照亮地下施工的黑暗空间,在成本、工期及精度方面与传统方案相比具备极大的优势,解决了建筑师们在盾构隧道建造具体场景下会面临沉降监控难、地质勘察精度低等实际难题。我的体验是——成为特优生的这一年来,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下,在导师与学院的支持下,我在本学科领域的不同方向做了许多尝试,也很幸运获得了不少成果。土木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从工程问题出发,到工程实践中去,“安得广厦千万间”。未来,希望我的科研成果能走进每个人的家里、每个公共设施的建造中,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作用。贺荣人文学院

贺荣基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糅合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理论,立足于中国形象在国内外文学与大众传媒等媒介的塑造与传播,研究当下“自我”与“他者”中国形象的构建现状,深入挖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形象修复机制。我的体验是——努力与收获或许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但正向反馈永远扎根于对话、反思、互动、批评。张乃千能源学院

餐厨废油俗称地沟油,是一种热值高,但成分复杂且难以利用的液体废弃物。如何合理有效处理餐厨废油成为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张乃千设计了一种餐厨废油阴燃高效热利用及烟气增产圣女果实现碳中和的装置。重点是通过提供餐厨废油适宜的阴燃条件,实现餐厨废油阴燃自维持与高效燃烧,并利用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烟气增产圣女果,实现全流程碳中和。我的体验是——2021年对于我来说是充实的一年,这一年中参加的创新项目让我受益匪浅。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肯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也会继续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更多的成绩。本科特优生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特优生源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学习特优生培养制度。学校每年从二年级以上本科生中选拔学业优异、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学校为其配备一对一导师,师生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和支持特优生低年级进入导师课题组、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配备专门的国际交流经费支持特优生在本科阶段赴海外一流大学研学,为他们脱颖而出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据统计,截至11月底,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特优生2021年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共获得348项优秀成果。其中,在研与结题项目108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4篇,授权或申请ZL24项。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获国际竞赛奖励59项、国家级竞赛奖励64项。2021,他们是“特优”2022,你们要来体验吗?加油!HUSTer2022,我们来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