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通知丨2021 AIMS Virtual 原位质谱网络研讨会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
2021.6.28

原位电离质谱 (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简称 AIMS) 是质谱领域的重大变革,自技术概念出现以来始终引领行业大潮,盘踞分析科学头条,在临床检验、生命科学和分析测试各个行业快速下沉,应用日趋广泛,逐渐开始形成行业和国家标准,突破传统技术局限,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食药、商品、农品、预警、癌症等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挑战和健康威胁。

面对仍未停歇的新冠疫情和潜在的各种疾病风险,原位质谱发展多组学技术(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微生物组学及呼气风味组学等)协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流行病学病原学的研究,在临床检测和生命科学领域作用凸显。为贯彻和执行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诸如微生物组学研究、标志物发现和验证、各类疾病筛查、毒物及药物筛选、核酸检测、代谢组学、蛋白测定和抗体药物偶联物分析表征等需求日益高涨。

依托业界专家的深入钻研,和国内外研究新秀的不断耕耘,原位质谱逐步开启新纪元。一方面,AIMS 大大提升高端质谱设备的潜能,在食药安全、法证毒检、精准医疗、生命科学、检验检疫、聚类溯源、能源环境、与健康大数据管理等领域成果丰硕;另一方面,AIMS 在现场便携及环境走航应用的需求急剧上升,已作为关键车载装备进入某些市场监管行业,开展高通量食药和毒物快检。

基于此,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媒体将于 2021 年 7 月 8 日联合举办“2021 AIMS Virtual 原位质谱网络研讨会”,聚焦精准检测、风味聚类、组学成像和生命科学,为分析检测新技术深度和广度开发及其在诸如临床与应急检测等应用方向的环球合作提供重要窗口和契机。诚挚地邀请您莅临这一网络盛会,共同推动实时科学与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的高水平发展!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

演讲嘉宾

Robert (Chip) Cody

Robert B. “Chip” Cody 化学博士,质谱发明家、资深科学家。获美 AnaChem’11 奖。1976年弗吉尼亚 Roanoke 学士,1982年普渡大学博士。历任尼高力(获 Nicolet Fellow 奖)、JEOL 美国总部。2003年和 James A. Laramée 共同发明 DART 质谱技术。

美国化学会 ACS 和美国质谱学会 ASMS 成员,2009-2011 届 ASMS 副主席;ASMS Sanibel 分会及 ASMS Asilomar 分会委员。2012 年获普渡大学杰出校友奖,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0 多篇,编辑(与波士顿学院 Marek Domin 合作)《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一书,担任多个科学期刊的审稿人,包括 JASMS、AC 等。

韩贤林

韩贤林 教授,先后获浙江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研究中心杰出教授。主要从事老年痴呆病、糖尿病诱发的综合症、和免疫性疾病等脂类代谢混乱的机制研究。韩教授是脂质组学的创始人之一,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脂质组学”概念。他是该领域公认的杰出科学家,以发明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分析技术而在该领域闻名全球。

韩教授已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280多篇, H 指数79, 总引用数达24,500次以上。2010年与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委员 W.W. Christie 合撰《Lipid Analysis: Isolatio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Lipidomic Analysis》论著。2016年他撰写了一部系统地阐述脂质组学的论著 -《Lipidomics: Comprehensive Mass Spectrometry of Lipids》。韩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威望,被聘为多种与脂类研究有关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韩教授现任美国卫生研究院、美国糖尿病协会、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的基金会常任评审专家。曾任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主席,现为该学会终身理事。

李灵军

Revealing the Chemical Space of Biological Systems through the Lens of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Coupled with In Situ Chemical Reactions 

质谱成像结合原位化学反应揭示生物体系的化学空间

李灵军 教授,2002年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教,现任该校药学院和化学系双聘教授,并获该校 Vilas 杰出成就教授称号。200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布兰迪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李灵军先后被授予分析化学个人成就奖(匹兹堡会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生涯奖、美国质谱学会研究奖、斯隆基金会研究奖,以及2014年美国质谱学会Biemann Medal,曾任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主席,是美国质谱学会杂志副主编。2019年,李灵军教授入选 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TOP100"榜单。

李灵军教授致力于生物分析科学以及质谱相关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的领域有神经肽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并应用这些尖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去解决神经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中的关键性问题。李灵军课题组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贡献主要在构建基于高灵敏度质谱多维分析平台,并应用此平台发现300多个新型神经肽,开发了多重等质量同位素定量 DiLeu 标签试剂等,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受邀学术报告200余场。

Jace W. Jones

The Use of AP-MALDI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o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 Viral Envelope Lipids

AP-MALDI 和高分辨质谱联用对病毒包膜脂质进行结构表征

Jace W. Jones,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质谱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2009年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化学系,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Jones Environmental 公司技术总监(2009-2012),获美国质谱学会 ASMS “Research Award 2020”,美国药剂学院协会 AACP “New Investigator Award 2020”奖项等,发表学术期刊论文72篇,H-index= 22。

研究项目旨在了解化学和生物学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工作致力于开发基于色谱、离子淌度和质谱的分析平台,以探索脂质的结构/功能动力学。通过全面地表征脂质结构和精确锚定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以阐明疾病/损伤的基础理论,并为药物开发目标提供见解。除了方法的开发,有三个研究应用方向:1)鞘脂代谢作为肝毒性的标志物;2)乙醚磷脂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定量;3)细菌和病毒脂质的结构表征。

Emanuela Gionfriddo

Minimizing transient microenvironment-associated variability for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s via ambient ionization

通过原位电离降低瞬时微环境的变化对人源污染物分析结果的影响

Emanuela Gionfriddo 博士,美国托莱多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2013年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博士毕业,2014-2017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担任工业重点分析研究实验室研究员。

研究领域:环境化学、微萃取技术;生物相容性萃取;探索开发不断出现的快筛技术与质谱仪直接耦合的方法及应用。发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5篇,2020年获得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资助研究,2019年 Nina McClelland 博士水化学和环境分析实验室创始成员,2018年获 NACRW UTC 样品制备卓越奖(North American Chemical Residue Workshop)。

徐丞志

Quantifying Gut Microbi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Diagnosing Breast Cancer using paper-based 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纸基-原位质谱定量测定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与乳腺癌诊断

 

徐丞志,Cheng-Chih (Richard) Hsu,副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2014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暨生物化学博士;2014-2015年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于 Richard N. Zare 教授)。

专注于原位质谱的临床应用、质谱成像、人体微生物代谢组;以快速质谱鉴定为核心技术,结合原位质谱以及高分辨质谱仪的优势,建立新式生物医学分析法,开发细胞尺度下的质谱成像技术,将质谱技术应用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以及医疗诊断上;应用质谱工具研究人体与微生物的关系,探索相关疾病(如肥胖)与人体菌群之间的化学与生理的作用机制。

Albert Koulma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igh-Throughput Single Cell Lipidomics

高通量单细胞脂质组学的发展与应用--聚焦帕金森发病机理

Albert Koulman,英国剑桥大学代谢科学研究所核心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实验室主任。2002年博士毕业于格罗宁根大学药学生物学,曾任新西兰农业科学院代谢组学研究科学家(2004-2007),英国剑桥大学人类营养研究院生物质谱高级科学家(2007-2016),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0多篇。

研究重点涉及开发尖端的分析方法来测量特定的代谢物和营养标志物,探索遗传和饮食如何通过新陈代谢与疾病风险相关。Albert Koulman 博士是使用高分辨质谱仪开发靶向和非靶向联合脂质分析方法的第一人,采用脂质分析方法使用干血斑来测量健康婴儿的脂质代谢的第一人。团队已成功发现并验证了婴儿营养的生物标志物,正在验证妊娠期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主要研究分为三个关键领域:1)婴儿新陈代谢;2)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开发;3)营养生物标志物。

William J Griffiths

Imaging Cholesterol and its Metabolites in Brain by Ambient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脑内胆固醇及其代谢物的原位质谱成像

William J Griffiths,博士,教授/系主任,英国斯旺西大学医学院质谱分析系。1985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曾在金斯顿大学、西印度群岛大学、卡罗琳斯卡研究所、伦敦大学药学院担任学术职务。

2007年任职于斯旺西大学医学院,主要专注于脂质和蛋白质的质谱分析,其中特别包括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罕见病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以及质谱成像。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50余篇,引文超过7000篇,是《Journal of Lipid Reseach and of Clinical Mass Spectrometry》的编辑部成员,国际类脂图命名委员会成员。

扫码立即报名:(了解更多会议信息)

AIMS

2021原位质谱网络研讨会

报名请扫二维码

文章作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