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T 11133-1997
柔软带状电缆连接器总规范

Generic specification for Flexible flat cables connectors

SJT11133-1997, SJ11133-1997


标准号
SJ/T 11133-1997
别名
SJT11133-1997, SJ11133-1997
发布
1997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电子
当前最新
SJ/T 11133-1997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柔软带状电缆连接器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录像机,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用的柔软带状电缆连接器。

SJ/T 11133-1997相似标准


推荐

低频电缆组装件工艺设计简析(二)

锦纶丝编织套、耐高温防护套、尼龙编织网套均具有柔软、质量小和耐环境性好等优点,特别是在多分支电缆组装件中,这类防护套端头的处理较容易,分支处柔软易弯折,可以在空间狭小的腔体内部对线束起较好的防护作用。图13是采用锦纶丝套进行防护的电缆组装件实物图。图13 采用锦纶丝套进行防护的电缆组装件实物图防护套性能及应用场合对比如表4所示。...

浅析低频电缆组装件设计原则与要求(二)

二、导线/电缆线的选用由于装备使用要求和环境各不相同,对电线电缆的性能指标要求也不同,包括耐高低温、电磁兼容性、耐疲劳、柔软耐弯曲、抗拉压、抗振动、扭转、耐溶剂、抗辐照、阻燃、耐火等各种性能指标要求。...

简析电缆连接器、接口电路与EMC(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引导共模瞬态干扰电流从互连连接器的外壳和电缆的屏蔽层流过,避免共模干扰电流流过互连连接器和互连电缆中的高阻抗线缆而产生瞬态压降。(2)如果只采用非金属外壳互连连接器和非屏蔽电缆(如非屏蔽带状电缆),那么建议采用一块额外的金属板连接在互连连接器和非屏蔽电缆的两端,并将互连信号中的“0 V”工作地与金属板在PCB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直接互连。在不能直接互连时,通过旁路电容互连。...

浅析低频电缆组装件设计原则与要求(三)

表7 导线束直径与尾罩出线口内径的匹配关系(2)导线束直径的计算应考虑屏蔽皮的尺寸① 在导线束二次绝缘处理后,应确保压线卡将导线束及二次绝缘处理层压紧。② 应确保导线束所承受的外力不能通过压线卡部位传递到电连接器尾罩内的导线根部。③ 电缆束(含屏蔽层)与电连接器尾部出线口一般应留有1mm以上的合理间隙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