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58-2023
复合型污染河道治理与修复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treatment and restoration of complex polluted river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CI 058-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CI 058-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I 058-2023
 
 
适用范围
 总体要求 4.1 设计原则 4.1.1 安全合理原则。治理措施不影响河道原有的行洪、排涝、供水、航运等功能。 4.1.2 生态优先原则。最大限度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采用生态方式削减、拦截河道水体污染物,维持河道生态位,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4.1.3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地形、水文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植物物种的选择及配置宜以乡土种为主。 4.1.4 功能协调原则。河道治理需充分考虑河道的生态、环境、景观、娱乐、水利等功能,推进河道系统治理管理,水岸共治。 4.1.5 经济可行原则。统筹前期建设与后期管护,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的养护费,实现河道治理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4.1.6 环境友好原则。河道治理中使用的材料、生物、工艺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河道生态环境无破坏性。 4.2 设计目标 4.2.1 水质目标。改善河道水质,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或地方相关环境整治要求。 4.2.2 生态目标。满足河道的蓄水、行洪、航运、净化、景观等综合功能,稳定河岸带、提升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生态目标。

T/CI 058-2023相似标准


推荐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基于此,确定本工程的实施重点是内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目标是改善河道的水生态环境,提升其自我修复净化能力,使水质稳定达到GB 3838—2002 Ⅴ类水质标准,技术路线见图3。工程自2019年5月开始实施,至同年8月底截止,工程具体实施情况见表2。    ...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3.2坚持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全面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3.2.1因地制宜原则  该原则要求在治理河道水环境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所处地理因素和区域性人文特征,营造天然河流环境,恢复河流周围的植物景观,促进城市文化河流水环境的有机结合,做好沿河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此外,要科学修复河流护坡堤岸,避免出现水患。  ...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工程技术手段改良改造土地

  在我国,污染土地严重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我国污染土地修复开始较晚,在实际污染土地调查和修复过程中,为了节省费用,有些治理仅针对土壤污染而忽略其他介质尤其是地下水污染调查和修复,甚至产生二次污染。如何更好地修复污损土地,使这些土地恢复原本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从而解决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成为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

白银之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背后

“但国内大部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研究还刚刚起步,很多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修复技术体系。”王夏晖说。  例如,“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就直接指出,我国在近十年中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形成的理论和技术多数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里。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