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Smut Disease


标准号
DB3209/T 1192-2021
发布
2021年
发布单位
江苏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3209/T 1192-2021
 
 
适用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稻曲病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调查方法及防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范围内所有稻田稻曲病的防控。

DB3209/T 1192-2021相似标准


推荐

科学家创制广谱抗病基因 稳产“水稻癌症”

在湖北、江西和海南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BL12基因可显著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和的抗性,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的产量损失。 “利用抗病基因病害,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助推病害绿色。”李国田表示,RBL12基因在作物中高度保守,可推广应用于日本晴、黄华占、花香等水稻品种。...

科学家创制广谱抗病基因 绿色稳产“水稻癌症”

在湖北、江西和海南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BL12基因可显著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和的抗性,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的产量损失。“利用抗病基因病害,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助推病害绿色。”李国田表示,RBL12基因在作物中高度保守,可推广应用于日本晴、黄华占、花香等水稻品种。...

纳米银抑制病菌的机制获解析

除此之外,有研究报道低剂量的纳米银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分蘖,为纳米银在生产应用于作物病害的提供了积极的理论依据,但目前对纳米银对水稻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有限,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银对病菌的生长抑制具有浓度依赖的特性,且半数有效浓度的纳米银即可显著抑制病菌的产孢和致病力。经细胞超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纳米银破坏了病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

曲菌分泌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水稻免疫的分子机制

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发生尤为严重,年均造成2.5亿公斤的稻米损失,且产生的曲菌毒素对动物细胞和器官有潜在毒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作物病害、维持农业绿色持续发展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现阶段抗品种和基因资源严重缺乏,还未发现可利用的天然抗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