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U 97011-1997
由于在低速时展开普通后缘襟翼,在零迎角时机翼升力系数增加

WING LIFT COEFFICIENT INCREMENT AT ZERO ANGLE OF ATTACK DUE TO DEPLOYMENT OF PLAIN TRAILING-EDGE FLAPS AT LOW SPEED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ESDU 97011-1997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ESDU 97011-1997
发布
1997年
发布单位
ESDU - Engineering Sciences Data Unit
当前最新
ESDU 97011-1997
 
 
适用范围
引言 在本条中@由于在机翼@上部署平面后缘襟翼@而在零迎角@时的升力系数增量源自由于在具有代表性的机翼截面上部署平面襟翼而产生的增量机翼的。对于具有全翼展平面后缘襟翼的机翼,应用@因子以实现三维效果。对于具有部分翼展平面后缘襟翼的机翼,引入了取决于机翼几何形状的附加因素。带有单槽@双槽和分体式后缘襟翼的机翼在项目编号93019@95021和97009中进行了处理(参考文献20@22@24)。低速时@由于在高展弦比矩形机翼上部署全翼展平面后缘襟翼,零迎角时的升力系数增量@ CL0tw@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值@ ??CL0t@ 适用于适合中半跨位置的机翼/平面襟翼组合。影响CL0的主要参数有襟翼角@襟翼弦长@翼型基准与后缘上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流雷诺数和马赫数。对于机翼上的普通后缘襟翼,可以影响 CL0tw 的附加参数是机翼平面几何形状(展弦比@锥度比和后掠角)@以及襟翼的展向范围。机翼平面几何形状对未后掠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机翼升力曲线斜率的影响,但对于后掠翼,还依赖于后掠翼和展弦比相结合的参数。为延长普通翻盖的情况做好了准备。该方法仅适用于具有密封前缘的平面襟翼。在该方法的应用中,可能需要许多其他数据项@,这些数据项在第 3 节中列出。第 4 节描述了该方法。马赫数和雷诺数的影响将在第 5 节讨论。第 6 节讨论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第 7 节给出了推导和参考文献。第 8 节提供了一个详细的例子来说明计算的步骤。

ESDU 97011-1997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