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DHNCY 002-2023
旌德黄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Jingde Cattl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JDHNCY 002-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JDHNCY 002-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JDHNCY 002-2023
 
 
适用范围
4 旌德黄牛养殖范围 旌德黄牛养殖范围行政区划包括旌德县旌阳镇、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兴隆镇、孙村镇、云乐镇、版书镇、俞村镇等共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4′—118°15′,北纬30°29′—30°7′。 5 牛场选址与布局  5.1 选址  5.1.1牛场用地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县级政府土地使用规定。  5.1.2 新建牛场应符合 NY/T 5128 的牛场环境要求,原有牛场环境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5.1.3 场址水源充足,便于取用,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相关规定。  5.1.4 具有足够的污水、类便、垫料及垃圾排放场地,排污应符合 GB 18596 的相关规定。养殖过程中的垃圾及污染物处理应符合 HJ/T 81 的规定。  5.2 牛场布局与建设  5.2.1 牛场包括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隔离观察区。  5.2.2 生活区设在种牛养殖场区外、上风向及地势较高的地方,其位臵应便于与外界联系。  5.2.3 管理区位于养殖场入口处,包括管理办公室、技术办公室、水电供应设备、杂物库、消毒池等。  5.2.4 生产区包括饲料加工区与养殖区。生产区入口设更衣室、消毒室。养殖区按主风向从上风向至下风向依次分为犊牛舍、育成舍和繁育舍。  5.2.5 粪污处理区符合 HJ/T 81 的规定。  5.2.6 隔离观察区位于下风向,与生产区隔离开来。  6 饲料与营养需要  6.1 饲料  6.1.1 使用的饲料原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相关规定。  6.1.2 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NY/T 471 的相关规定。  6.1.3 定期对各种饲料和饲料原料进行采样和化验,各种原料和产品标识清楚,保存得当。  6.1.4 充分利用当地的饲草饲料资源,做好全年的饲草的种、收、加工和贮存工作,保证种牛全年的均衡饲草饲料供应。  6.2 饲料的储存 6.2.1 精饲料的储存  精料应储存在低温、避光及通风的环境中,储存期不宜超过个 3 个月。粉状料的储存时间不宜超过 2 周。精料储存时要防止 霉变。  6.2.2 粗饲料的储存  6.2.2.1 禾本科应在抽穗前收刈,晒制过程避免雨淋。豆科牧草不宜晒得过干,尽量减少叶片脱落损失。  6.2.2.2 露天堆垛。垛可堆成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堆垛时,尽量压紧,增大密度,以缩小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垛顶用 塑料薄膜覆盖。  6.2.2.3 草棚堆藏。建造简易的干草棚来储藏干草,用草棚储藏干草时,应使棚顶与干草距离不小于 50cm。  6.2.2.4 压捆储藏。把青干草压缩成长方体或圆柱体的草捆,然后储藏。草捆垛成长 20m、宽 5m-6m、高 18 层-20 层干草 捆垛,每层布设通风道,数目根据青干草含水量与草捆垛的大小 而定。  6.2.2.5 干草储存尤其要注意检查,要通风良好,谨防吸潮发酵引起自燃。  6.3 营养需要  应根据不同体重和年龄阶段的种牛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提供种牛全价、充足的营养,特别注意补充对繁殖性能有较大影 响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皖南牛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参照附录 A。  7.种牛的繁育  7.1 皖南牛母牛 10 月龄达到性成熟,皖南牛公牛 8 月龄达到性成熟。公、母牛达到性成熟后,根据系谱和外貌选择种牛。  7.2 系谱选择应参考其父母代、祖父母代的生产性能;外貌选择根据皖南牛体型外貌评分选择,种公牛选择一级以上公牛, 种母牛选择二级以上母牛。  7.3 皖南牛母牛 15 月龄左右初次配种,公牛 12 月龄即可配种,建议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自然交配时,公牛与母 牛按 1:30 左右的比例配对。  8. 种公牛饲养管理  8.1 种公牛饲养管理可参考 NY/T 1446 要求。  8.2 种公牛非配种期单独饲养,保持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8.3 种公牛配种期应保持健壮、活泼、精力充沛,补饲的饲草料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要好、易消 化、适口。  8.4 种公牛每年鉴定一次,及时淘汰不合格公牛,做好种公牛的更新工作。  9 种母牛饲养管理  9.1 育成母牛饲养管理  9.1.1 育成母牛饲喂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保证育成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母牛过肥或消瘦。 9.1.2 育成母牛的饲养方式,采取放牧或舍饲,但以放牧为主。放牧时,公、母牛要分群放牧,防止母牛早配。育成母牛每 天放牧时间不少于 5 小时,在优质草地放牧,可少喂或不喂精饲 料,但要补充食盐和钙磷等矿物质;草场较差,则放牧后每日补 混合精饲料 1~1.5kg。舍饲以青、粗饲料为主,每日补喂混合 精饲料 1.5~2kg。  9.1.3 确保育成母牛 15 月龄左右完成初配妊娠。初配牛以自然交配为主。  9.2 育成母牛怀孕期饲养管理  9.2.1 育成母牛换孕期饲养  9.2.2.1 怀孕前期(开始怀孕至 3 个月孕龄)的饲养,此阶段按常规饲养,精饲料的喂量为 1.5~2kg/日/头。  9.2.2.2 怀孕中期 (怀孕第 4 个月至第 8 个月)的饲养,此阶段应充分饲喂青、粗饲料,精饲料用量减少,适当补充钙、磷。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要求平衡。  9.2.2.3 怀孕后期(怀孕第 9 个月至分娩)的饲养,此阶段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保证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各种营养物质 均要比妊娠中期增加,产前 20d 左右视母牛的膘情调整日粮饲料 喂量,保持中等膘情为宜。  9.2.2 育成母牛怀孕期的管理  9.2.2.1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9.2.2.2 对于放牧牛只,在怀孕后期要防止跳越沟堑,严禁用力驱赶和殴打,以免引起流产。  9.2.2.3 确保牛体卫生,保持牛体清洁卫生,防止碰伤乳房或乳头。  9.2.2.4 饲料原料要保证质量,要求新鲜、无变质、无霉烂,饲料配方和饲料原料种类要相对稳定。禁止饮用不清洁的水,有 条件的冬季采用加热设备饮用温水。  9.2.2.5 临产母牛提前 1 周转入产房,临产前应给母牛清洗全身,并用刷子刷拭干净。用 0.1%~0.2%的高锰酸钾温水或 1%~ 2%的煤酚皂溶液对母牛的外阴以及整个后躯进行消毒,更换垫草。  9.2.2.6 进行临产征兆观察,如果发现母牛有乳房膨大,阴门有分泌物排出,起卧不安,频频排粪排尿等临产征兆,说明产期在即,应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9.3 育成母牛哺乳期饲养管理  9.3.1 母牛分娩当天,立即饮喂温热的麸皮盐糖水(食盐100g、红糖 1kg、麸皮 1.5kg 加 8~10kg 开水冲调,降温到 40~45℃),同时喂给优质易消化的新鲜青饲料和青干草,不喂精饲料。  9.3.2 母牛产后 2~6d,应饲喂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青饲料、干草,适当添加优质精饲料和多汁料、青贮饲料。每天饲喂精饲料 0.5kg。冬天饮用温水(14~25℃)。  9.3.3 产后 7~15d,母牛营养需要量明显增加,此时要及时调整饲草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增料促乳。精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不低于 16%。青粗饲料充足给予,同时注意补充磷、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9.3.4 母牛分娩 3 个月后,对舍饲母牛,饲养上可逐步减少混合精饲料喂量。  9.3.5 注意观察母牛是否发情,初次配种应选择在第二或第三个情期进行。配种后 2 个情期内,应注意观察母牛是否有返情现象。如有返情现象,应进行直肠检查,确定是否为假发情,避免误配,造成流产。  10 犊牛饲养管理  10.1 哺乳  10.1.1 自然哺乳。犊牛出生后 1 小时内要吃到初乳。犊牛20 日龄之后可以随群放牧,对犊牛要进行补料,可在牛舍或牛圈内隔出犊牛补饲栏,饲喂优质草料,隔栏间隙可容犊牛自由进出(高 1.2m、间隙宽 0.35~0.4m),犊牛自然哺乳一般时间较长,大约至 6 月龄断奶。  10.1.2 人工哺乳。全舍饲饲养可采用人工哺乳。犊牛出生后  1 小时内人工哺喂 1~2 L 初乳,出生后 1d 内喂初乳不少于 2 次,乳温保持在 37~39℃。7d 后训练犊牛采食精饲料和干草,每次犊牛吃完奶后,可将犊牛颗粒料和青干草放臵料桶中任其自由采食,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当犊牛精饲料采食量达到每日 1.0~1.5kg 时断奶。  10.2 犊牛管理  10.2.1 做好接生管理。先将犊牛栏铺垫干燥、较柔软的垫草,注意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粘液,用碘酒消毒脐带,剥掉软蹄,然后进行称重、编号、记录,寒冬季节适当加温。  10.2.2 做好牛舍保暖与清洁。保持犊牛舍内温度不应低于10℃,保持干燥、明亮、无穿堂风,以防犊牛感冒。犊牛舍保持干净,每天打扫,定期消毒,适时更换垫料。  11 成年母牛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放牧期一般为 4~10 月份,舍饲期从 11 月份到次年 3 月份,在放牧期每天保证 8~10h 的采食时间,放牧人员要跟群放牧,注意观察母牛的吃草、发情和精神状况。期间要注意补喂矿物质及食盐,遇到不良天气或饲草植被较差时,可每头每日补喂 1kg 精饲料,舍饲期间每头每日补喂 2kg 精饲料。其它饲养管理参考育成母牛。  12 季节性管理  12.1 春季管理。增加舍内通风换气量,多晒太阳,对成母牛舍和运动场要经常进行消毒;减少日粮中能量的比例,此时可比冬季下降,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比例,早晚喂饲时间可分别安排在太阳升起后和太阳落后进行。 12.2 夏季管理。运动场内应有遮荫设施,在炎热的中午可对成母牛舍和运动场进行洒水降温;夏季采食量减少,要适当地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浓度,早餐和晚餐分别提前和延后,提早放牧,天气晴好时种母牛可舍外露宿;常备清洁饮水,用具定期清洗和消毒。  12.3 秋季管理。适当增加饲料的投喂量,及时做好越冬期饲料的储备工作。  12.4 冬季管理。每天早晚喂饲时间宜调整为太阳升起后和日落前,午夜补饲一次。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应提供一些青贮饲料或其它青饲料;饮用温水;及时清理运动场,及时更换清洁干爽的垫草;母牛舍内应防止冷风直吹。  13 疫病防治与卫生消毒  13.1 免疫  13.1.1 防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  13.1.2 每年 4 月和 10 月接种口蹄疫 O 型-A 型二价灭活疫苗。依据皖南牛养殖区域传染病流行情况,结合当地传染病防制规划,免疫其它病种。  13.2 兽药和使用  13.2.1 治疗使用药剂时,执行 NY 5128 的规定。  13.2.2 发生疾病的牛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所生产的产品不得作为商品出售。  13.3 消毒  选择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的消毒剂,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消毒,包括牛舍地面、粪沟、牛栏、牛床、饲养器具等。定期使用消毒液消灭蚊蝇。  13.4 驱虫  种公牛每年 2 月、8 月各驱虫一次,母牛空怀期驱虫一次。选择高效、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不同驱虫药物轮换使用或联合用药,服药前根据每头实际重量分别计算用药量,称量要准确。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驱虫药物。做好布病、结核的检测工作,坚持冬春驱虫,勤检查,勤治疗。  14无害化处理  14.1 病死牛应按照GB 16548-2017的要求进行处理。  14.2 牛粪宜按照GB/T 36195的要求进行处理。  15养殖档案建立  15.1 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15.2 种牛场要求保存以下档案材料  15.2.1 育种记录:包括牛只标识和谱系及有关报表记录。  15.2.2 生产记录:报告个体生长发育、转群等生产记录。  15.2.3 饲料及各种添加剂来源、配方及饲料消耗记录。  15.2.4 防疫、检疫、发病、用药和治疗情况记录 16 质量要求 16.1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肉色鲜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至淡黄色 组织状态 横切面呈大理石花纹,肉质紧密 气味 具有该品种牛肉正常的气味 沸后肉汤及肉 透明澄清,熟肉香味浓厚,口感弹性足,入口鲜嫩 16.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活体体重 1/(kg) 230~450 屠宰率/% 42~48 净肉率/% 29~38        粗脂肪,(%)            ≤6.5        粗蛋白,(%)               ≥19.0 注 1:活体重均以饲养期48个月内进行计算;                                                                                  17  卫生指标 应符合GB 2707及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T/JDHNCY 002-2023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