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YJ 0003-2023
黑木耳固体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SYJ 0003-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SYJ 0003-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SYJ 0003-2023
 
 
适用范围
5 技术要求 接种须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定期检查 菌种培养期间要定期检查培养菌种的培养箱温度和湿度;检查培养器皿的棉塞、盖子和培养基有无生霉现象,如发现异常则立即取出该管重新纯化,经培养后补上空缺;在低倍解剖镜下抽样检查有无螨虫等害虫,发现时须及时消除。 6 方法与步骤 菌种通常被分为3级。1级种也叫母种或试管种。可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获得母种。2级种也叫原种,是利用母种的菌丝体接入木屑培养基中所产生的菌种。3级种也叫栽培种,是利用原种再扩繁一次所产生的菌种,它直接用于生产,因此也叫生产种。 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不断扩大繁殖后,菌丝体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壮,利用这样的菌丝体投入生产就可以生长出优良的子实体。 母种生产  6.1.1 母种培养基制备 采用PDA加富培养基制作母种培养基,配方: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1.5~2g、MgSO40.5~1g、10g蛋白胨、水1000mL。 配制方法:将200g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成小条放入铝锅中,加入1000mL水,同时放入20g棉籽壳,煮沸20-30分钟左右至马铃薯酥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加入葡萄糖20g、KH2PO41.5~2g、MgSO40.5~1g、10g蛋白胨、补水至1000mL,加入琼脂熔化,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试管使用直径2厘米,长度20厘米的最优。 配制好的培养基用漏斗分装至试管,试管口、壁不粘培养基,塞橡胶塞或棉塞。每7支捆成一捆,管口用牛皮纸包好,直立于灭菌锅内,121℃、0.11~0.15MPa下灭菌30min,待培养基冷却至60~70℃,将其摆成斜面,斜面长度最好占管长的2/3左右比较合适,冷却备用。 6.1.2 菌种分离与转管培养 菌种分离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菌丝体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选用当年生无杂菌污染的鲜耳片,以黑、厚、大为佳,经无菌水冲洗几次,用丝线将耳片腹面向下吊挂,另一端吊挂在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口部,加棉塞封口,在25~28℃温箱中接收孢子并培养成菌丝体。 组织分离法是选用优质耳片,表面用75%酒精棉球擦拭2~3遍,用酒精棉包住耳片约2分钟,剪取远离耳基没有筋的 部位约0.2平方厘米。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经25~28℃左右的温度培养长出菌丝体。 菌丝体分离法是从黑木耳的段木中分离菌丝体获得菌种的方法。切取火柴头大小的木块,经过消毒,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经25~28℃的培养就能长出菌丝体。 分离成功的试管母种,还可以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扩大繁殖1~3次,这个过程称为转管或扩管,也叫传代培养。一般1支母种可转30~40支母种,从而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转管培养:当培养基温度降至30℃以下时,于无菌室内接种,将菌种用接种钩接入空白斜面培养基,动作迅速、准确。切取菌种时选远离原老菌种的部位,一般培养基两端的活力最强,菌种块大小为1~2mm,块越小菌龄越一致。 在菌种分离与转管培养时,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分离或转管几天后在试管斜面上就会长出白色的绒毛状黑木耳菌丝。经过10天左右的培养,菌丝可长满斜面,这就是母种。 6.1.3 母种培养 母种培养条件为在恒温培养箱内(26±1)℃避光培养,1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好,期间需要定时观察,挑出污染或死亡的母种。菌丝生长健壮、洁白、均匀一致、无杂菌污染的,为优良菌种。 原种制备 6.2.1 原种培养基制备 (1) 培养基配方。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1%。 (2) 配制方法。将棉籽壳、麦麸、石膏混合均匀,再加水拌料,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测定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稍有水印而不成滴。 (3) 培养基装瓶与装袋。原种生产使用接种瓶。培养基配好后,即可装入三角瓶中,装至瓶肩,料面压平。培养料在瓶中要求上紧下松,中间使用木锥扎1个孔。瓶口内外要擦净,用棉塞/橡胶塞封口。 (4) 培养基灭菌。原种装瓶再装入铁筐或塑料筐内准备灭菌。灭菌方法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在0.15兆帕压力下(锅内温度127℃)灭菌1.5小时。 6.2.2 原种接种 原种是由母种扩接到原种培养基上而得到的菌种。 经过灭菌后的接种瓶或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后,搬入超净工作台或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器具、物品搬入接种场所。这些器具和物品主要有接种匙、镊子、酒精灯、酒精棉球、菌种、待接种的料袋。物品放好后,再用紫外线或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40分钟后方可使用。 接种时,先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用具、菌种表面、接种人员双手用75%酒精擦抹,再将接种针或镊子、菌种棉塞在火焰上灼烧消毒,然后在火焰上将管(瓶)口棉塞/橡胶塞轻轻拔出,斜对火焰,就可进行正式接种。接原种时将每支母种斜面用接种针横划成4-5段,每瓶原种培养基接入一段;接栽培种时,每个培养基瓶内用镊子挟入一小块原种,即每瓶原种一般可接栽培30-40瓶或40-50瓶。 6.2.3 原种培养 培养场所在使用前也要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 (1)培养温度:一般放置在22℃-25℃的温度下培养,25-60天就可长满瓶。 (2)培养湿度: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利菌丝的生长。如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应在地面上撒些石灰粉,降低湿度,防止病虫杂菌孳生。 (3)菌种瓶直立放置:因接入的菌种块还未生长固定,如卧倒叠放,菌种块易落到瓶侧,影响菌种萌发。如生产菌种数量多,应待菌丝萌发并封口后,便可卧倒叠放,以充分利用空间。 (4)检查去杂:从菌种萌发定植封口开始就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杂菌的要及时检出,一般检查工作继续到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为止。 (5)保持清洁卫生:培养室内外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培育期间每隔7-10天,在室内外及瓶口棉塞上喷1%的敌敌畏或其他杀虫药液一次,防止害虫发生。菌种长好后放在低温、干燥、清洁处避光保藏,准备使用。 栽培种制备 栽培种是由原种扩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上而得到的菌种。 6.3.1 栽培种培养基制备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但栽培种一般用塑料袋生产,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使用聚丙烯袋。袋的大小以36厘米×16.2厘米×0.005厘米较为适合。装袋时要保证松紧适当,装袋后使用窝口机进行窝口,插入接种棒。装袋时料袋要轻拿轻放,防止沙粒或杂物将袋刺破引起污染。栽培种培养基装袋后,装入塑料盘中,进入大型高压灭菌锅锅内在0.14兆帕压力下,锅内温度121℃,灭菌3.5小时。 6.3.2 栽培种接种 栽培种接种方发与原种接种方法一致。 6.3.3 栽培种培养 栽培种培养与原种一致,但是栽培种不宜再做菌种扩大繁殖。 无菌接种操作程序 无菌操作一般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室中进行,工作量较小时使用超净工作台,而如制作栽培种等工作量较大时需在接种室中进行。操作步骤如下: 6.4.1 超净工作台的使用规程 首先将超净工作台、接种室收拾干净,放入培养基、菌种、接种用具。超净工作台使用紫外光灭菌30分钟,菌种需要用报纸遮盖,防止紫外光杀死菌种。接种室用气雾消毒粉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量1包(5克),置于容器中点燃,保持40分钟以上。用75%酒精棉擦抹双手。点燃酒精灯,接种工具灼烧灭菌后开始接种。接种时一定要保持无菌操作,培养基接种后移到培养室进行培养。 6.4.2 接种室的使用规程 ①在每次使用前1小时,将所需物品移入接种室,按一定位置摆好,并检查是否齐全。用5%石炭酸溶液在接种室和缓冲室喷雾后,开启紫外线灯照射40分钟; ②关闭紫外灯20分钟后进入缓冲室,穿上无菌工作服、鞋、戴好口罩、工作帽,然后用2%煤酚皂液将手浸洗2分钟; ③进入接种室,并用5%石炭酸溶液重点在工作台的上方和附近的地面上喷雾。 ④接种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手,然后按常规在火焰上进行各项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捷,尽量减少空气波动,两人操作时要配合默契。用完的火柴杆、废纸不要扔在地上,应放在专用的容器里; ⑤工作结束,及时取出接种材料,然后清理台面,将废物拿出室外,再用5%石炭酸全面喷洒,或打开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 ⑥接种时如遇棉塞着火,用手紧握即可熄灭,或用湿布扑灭,切勿用嘴吹灭,以免扩大火焰。如遇培养物或有菌容器打碎散落,应及时用抹布沾5%的石炭酸溶液,收拾擦拭,再用酒精棉球擦手后才可继续操作。

T/SYJ 0003-2023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