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102-2016
贵州青茶(乌龙茶)

Guizhou Green Tea (Oolong Tea)


标准号
DB52/T 1102-2016
发布
2016年
发布单位
贵州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52/T 1102-2016
 
 

DB52/T 1102-2016相似标准


推荐

油脂比色计观察乌龙茶加工色泽变化过程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叶色由原料的黄绿色逐渐度为毛茶的油润褐色。油脂比色计试验是以干粉碎样测定的,虽然粉碎样能减少测定结果的误差,重复性好,但经过蒸固样、干燥等过程,叶色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能如实反映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实际变化,油脂比色计对其色差变化将采用鲜叶进行研究。       ...

杨子银团队解析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的酶促形成机制

与其他类相比,乌龙茶的加工过程保持细胞活体状态时间较长,且存在着多种胁迫因子,如采摘造成的损伤,萎凋造成的干旱、热和UV辐射,以及做过程造成的连续损伤等。因此,乌龙茶是研究茶叶香气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采后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最佳材料。  通过筛选各类胁迫因子,发现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损伤和低温胁迫是诱导茶叶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

新标准颁布 我国六大类分类成为国际共识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传统红茶、红碎、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炒青、烘青、晒、蒸、碎绿茶、抹)、黄(芽型、芽叶型)、白茶(芽型、芽叶型)、乌龙茶)、黑(普洱熟、其他黑)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