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SK DS/ISO/TS 20660:2019
纳米技术 抗菌银纳米颗粒 特性和测量方法规范

Nanotechnologies – Antibacterial silver nanoparticles – Spec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ANSK DS/ISO/TS 20660:2019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DANSK DS/ISO/TS 20660:2019
发布
2019年
发布单位
SCC
当前最新
DANSK DS/ISO/TS 20660:2019
 
 

DANSK DS/ISO/TS 20660:2019相似标准


推荐

生态环境中心纳米杀菌细胞毒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其抗菌特性纳米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对纳米抗菌活性细胞毒性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纳米是否存在“颗粒效应”目前并没有定论。刘思金研究组研究发现纳米可直接与RNA聚合酶结合,抑制聚合酶的转录能力,从而降低基因的表达水平。这种转录抑制效应并不依赖于银离子的毒性。...

抗微生物的纳米材料或可引发芽孢杆菌对其产生抗性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ma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如何对纳米颗粒的消毒特性产生反应,这种纳米颗粒经常用于消费者的某些产品、同时也应用于医疗环境等领域。   ...

城环所在抗污染膜材料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组利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LMG 8900为还原剂保护剂,在高pH条件下通过还原氨溶液制备得到的生物(Bio-Ag0),纳米平均粒径约为12nm,以细菌为载体可有效减轻小粒径纳米颗粒团聚问题。作者系统地研究了生物含量对纳米复合膜结构过滤性能的影响。...

烟台海岸带所在抗菌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颗粒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结合贻贝仿生多巴胺表面修饰方法,以膜表面形成的聚多巴胺层为中间层结合位点,实现纳米颗粒在聚酰胺复合膜(TFC膜)表面的原位生长,直接赋予膜本身抗生物污染能力,提高TFC膜在实际应用中的抗生物污染能力。研究表明,形成的纳米颗粒与膜表面之间有强的作用力,银离子释放速率缓慢,一个月内的释放量仅为膜表面总含量的1.58%。...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