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55-2023
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for debris flow in meizoseismal area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CI 055-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CI 055-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I 055-2023
 
 
适用范围
4 基本规定 4.1 勘查目的和任务 查明强震区受地震影响,沟域地质环境和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震前和震后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危害,针对震后物源量激增、泥石流活动加剧、成灾规模和链式灾害造成治理难度增大等特殊条件,特别是针对窄陡型、宽缓型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及成灾机理的不同,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4.2 勘查阶段 震后泥石流勘查按一次性全面勘查进行,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条件局部变化或设计方案调整,可针对性开展局部补充勘查。 4.2.1 全面勘查   查明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重点是地震诱发物源类型和数量的变化,泥石流活动演化特点,灾害链等危害方式的变化。充分考虑窄陡型和宽缓型泥石流沟治理条件的差异,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治工程方案,并针对所提方案拟建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进行详细勘查,精度应满足可行性研究方案比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需要。 4.2.2 补充勘查 施工开挖后揭露的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且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开展补充勘查,精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变更需要。 因震后泥石流暴发、极端暴雨洪水冲刷等特殊情况,造成沟道地形、物源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待实施的治理方案需要重大调整时,应开展补充勘查,勘查工作量可参照全面勘查工作要求执行。

T/CI 055-2023相似标准


推荐

海峡两岸土木工程与轨道交通学术研讨会举行

张荻薇以桥梁为例指出,桥梁跨越河川、溪谷及水路等空间障碍,经常遭受泥石流、洪水、地震等侵扰,应通过土木工程的方法防灾减灾,重视场地选择和安全性评价,合理施工、正确使用、及时维护。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姚令侃指出,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地震烈度10度以上区域岩土体损伤严重,在震后降雨作用下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极震区是震后山地灾害成灾环境剧变区,也是震后山地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灾后重建工作宜缓。...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面临二次重建

都江堰的龙池、汶川映秀、绵竹清平,这三个地震重灾区乡镇,此次泥石流暴发规模都超出预料。许说,震区许多几十年没有出现过泥石流的沟,此次都暴发泥石流。  8月13日,绵竹清平暴发泥石流后,他第一时间赶到清平实地调查。  “大沟小沟,几乎沟沟都发”,许介绍,在清平乡沿绵远河近3公里之内,有10余条山沟同时暴发山洪泥石流。...

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让泥石流灾害可预测

团队依据物源控制理论确定泥石流规模等特征,采用流域综合治理,结合拦排措施调控泥石流,保护了西昌的母亲湖。  2010年8月14日汶川映秀镇红椿沟发生泥石流灾害,致17人死亡,灾害规模特大、防治难度极高,危及映秀的安全,城镇的搬迁与重建成为争论的焦点。陈宁生团队临危受命,将“拦大排小”的工程调控技术应用于映秀城镇与道路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控,工程经受了2013年群发性泥石流的考验。  ...

透视灾害,守护生命:地震防范工程体系建设

汶川震区某滑坡区域主动源面波勘测成果除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外,工程物探设备在其他地质灾害防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的探测中,跨孔地震层析设备能够精确识别地下的空洞、裂缝等不良地质体,为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跨孔地震层析成系统总的来说,工程物探设备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精准的技术手段。...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