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BX 0107.100-2021
道地药材 潜半夏

Daodi herbs Qian Banxia


标准号
T/QBX 0107.100-2021
发布
2021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QBX 0107.100-2021
 
 
适用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潜半夏 Qianbanxia 按DB 42/T 1326-2018 《中药材 半夏生产技术规程》种植,品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的标准,产于潜江市及与潜江市接壤、地理生态环境类似的汉江流域区域等地的半夏块茎。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本品属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的植物块茎。 4.2 形态特征 潜半夏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10cm~30cm。总根须30条左右,长10cm~20cm,须根入土较浅,侧根极少,根毛短,不发达,着生于块茎盘下。块茎呈球形或扁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cm~2cm,呈白色、黄色、褐色、红色、紫色等颜色,表面有黄棕色叶基残体。块茎上有缩短的节,节间极短,芽眼处有芽原基,有腋芽6~13个,着生于块茎顶端,芽鞘颜色呈肉红色、浅绿色、白色等。叶3~5,以3复叶为主,有时1枚;叶形呈卵形、椭圆形、披针形等形,两头锐尖,为全缘叶,少数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中裂片长10cm~19cm,宽1cm~6.4cm,侧裂片稍短;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叶面光滑,叶脉清晰,细弱,主叶脉较粗,侧脉5~10对,呈人字形向叶尖延伸,在外缘处联合成内缘叶脉。叶柄长15cm~35cm,有明显的绿色纵条纹,着生柄珠芽的内侧有一条白色条纹。鞘部上5cm~7cm处或叶片基部(叶柄顶端)有直径3mm~5mm的珠芽,极少数半夏具鞘、鞘内着生珠芽,呈浅红、深绿、褐色等色,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肉穗花序顶生,佛焰苞绿色或紫褐色,高25cm~45cm,高于叶柄;管部狭圆柱形,长1.5cm ~ 2cm;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cm~5cm,宽1.5cm,钝或锐尖;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雌花着生于花序轴基部,雌花序长2cm,雄花序长5mm~8mm,其中间隔3mm~4mm;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cm~10cm,直立,有时呈“S”形弯曲。浆果20~50粒,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潜半夏一般一年出苗倒苗3次,3月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倒苗;6月出苗,8月上旬倒苗;8月下旬出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倒苗。 5 道地性及生境特征 5.1 道地性 民国时期陈仁山《药物出产辨》记载:“产湖北荆州为最。”首次明确半夏道地产区在湖北。1959年《中药志》记载:“江陵(荆州)潜江、钟祥等地所产集散于荆州称为荆州子。”1959年《中药材手册》记载:“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习惯认为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所产的品质较佳。”《辞海》在“潜江”这一词条中有盛产半夏药材的重点说明,1990年的《潜江县志》上始有“潜半夏”的记载。2019年道地药材团体标准T/CACM 1020.1-2019 第134部分《半夏》明确指出:“现代产地较多,以湖北潜江、天门、京山、江陵、襄阳、钟祥等地产半夏质量较佳。”在众多半夏品种中尤以“潜半夏”品质为最佳,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多个样本,其总酸含量(以琥珀酸计)显著高于中国药典质量标准。 2018年,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农农发〔2018〕4号),明确湖北省是全国半夏唯一道地产区。《湖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2)》将潜江市作为半夏的首要优势区域。2019年(鄂政办函【2019】31号)省政府将潜半夏列为十个“一县一品”道地药材优势品种之一。2019年(潜政办发【2019】23号)潜江市政府出台潜半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潜半夏生产、加工予以大力扶持。 5.2 生境特征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中部,处于东经 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海拔24m~38m;境内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1.5g/kg;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日照时数1949h~1988h,年平均气温16.1℃,有效积温5212.3℃,≥10℃活动积温4266.9℃,年平均降水量1146.7mm,无霜期261d;土壤为冲积土壤,旱地主要为潮土,北部旱田土壤以砂壤、轻壤及中壤为主,土壤酸碱度为弱酸至弱碱性。 潜江市的自然环境正适合潜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渍涝,忌高温,畏强光,耐阴,耐寒的生物学特性,且满足半夏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含水量在20%~30%,pH值7左右呈中性的砂壤土的土壤条件。 6 质量特征  6.1质量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半夏的相关质量规定。 6.2 性状特征 潜半夏呈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cm~2cm。鲜品表皮呈白色、黄色、红色或紫色。加工后粒圆而大,色白粉性足;先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T/QBX 0107.100-2021相似标准


推荐

药材科普】全国道地药材品种分布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

贵州3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首位

该省中药材太子参、半夏、金钗石斛的种植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全省种植中药材品种110余种,30个种植面积上万亩,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目前,该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200万亩,天麻、杜仲、石斛、何首乌、半夏、头花蓼、艾纳香、黄柏、喜树、吴茱萸、金银花、太子参、毛慈菇等41个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77个,种植面积达30万亩。...

快来看你的家乡有那些药材

中医药自古以来讲究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古今医家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川”“云”“广”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广西,这些药物大多就是道地药材。...

首部道地药材标准汇编,收录157项标准

在诸多方书中也普遍提及“道地药材”,如《验方新编•卷十八•臌胀经验十九方》曰:“以上十九方,药料务要真正道地药材,分两必要秤准,切不可稍事妄加增减。”《友渔斋医话•橘旁杂论下卷》写道:“凤州党参,陕州黄芪,于白术,无不种者,安能气味纯厚,得及上古哉?出处道地,最为难得,欲求天生者,非我所知也。”《证治心传》曰:“药必躬自捡察,购买道地上品,煎时必亲自看视,逐味查对,防其错误。”...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