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978-2015
川西北高寒草甸草地放牧退化分级

Grazing Degradation Classification of Alpine Meadows in Northwest Sichuan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B51/T 1978-2015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DB51/T 1978-2015
发布
2015年
发布单位
四川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51/T 1978-2015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草甸草地的术语和定义,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草地放牧的退化分级指标,退化评定方法和参照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甘孜、阿坝和凉山部分地区高寒草甸草地放牧退化的评定。草地上的灌丛因多不为家畜采食,故本标准不考虑放牧对灌丛影响,只考虑草本植物变化。

DB51/T 1978-2015相似标准


推荐

适度放牧可显著提高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草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放牧高寒草甸最重要利用方式,长期超载放牧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适度放牧可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提升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可用来指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

三江源退化草地恢复治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科研项目首次制定了三江源区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及“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标准,研发出退化草地的3大类7个生态恢复重建模式和9套地方技术规程,创建了以打贮草为目的的刈用型人工草地、以放牧为目的的放牧型人工草地和以植被恢复为目的的生态型人工草地的“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治理模式,选育登记了野生栽培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对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若尔盖湿地修复:生态噩梦盼苏醒

3年间,团队通过人工筑坝堵沟让水位逐渐抬高,以保护泥炭层,涵养水源;并采用围栏封育,结合补播湿地、草地和沙地适生的菵草、虉草、稗子、批碱草、老芒麦、沙生苔草、阿坝燕麦等牧草,人工治理湿地及边缘沙化草地。   工程与生物措施的双效结合,使2.85平方公里的11个示范区,草甸植被盖度达100%,退化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一倍以上,沙化草地植被盖度达到50%以上。...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的响应获进展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特别是高寒草地高寒草甸的影响正在加速和加剧。过度放牧、鼠害、虫害和草地退化常有报道,持续加强的人类活动不利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经导致青藏高原(QTP)大部分地区植被退化。有研究指出,气候变化而不是过度放牧是青藏高原大规模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