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EN 13725:2022
固定污染源排放 用动态嗅觉测定法和气味排放速率测定气味浓度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 Determination of odour concentration by dynamic olfactometry and odour emission rate


标准号
NS-EN 13725: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SCC
当前最新
NS-EN 13725:2022
 
 
适用范围
ADOPTED_FROM:EN 13725:2022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使用动态嗅觉法由人工评估员客观测定气体样品气味浓度的方法。该标准还规定了一种测定固定源气味排放率的方法,特别是:- 点源(输送或管道排放);- 主动区域源(例如生物过滤器);- 被动源。本标准的主要应用是为评估气味排放提供共同基础。当本文件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放的气味浓度或气味排放率时,其他相关的欧洲标准(有关固定源排放)也适用,特别是 EN 15259 和 EN 16911-1,尤其是当测量必须符合有关工业空气排放的相关欧洲指令时。尽管如此,本文件中描述的测量方法的分析/量化步骤(即确定有臭味气体样品的气味浓度,而不考虑样品本身的来源)可充分应用于许多与工业排放源无关的情况(例如,测量纯有臭味物质在检测阈值处的质量浓度,确定室内空气除臭系统的有效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忽略或调整本文件中关于测量计划和固定源采样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动态嗅觉测量法测量空气或氮气中纯物质、定义的有臭味化合物和未定义的有臭味挥发物混合物的气味浓度,使用一组人类评估员作为传感器。测量单位是欧洲气味单位每立方米:ouE/m3。通过确定达到检测阈值所需的稀释倍数来测量气味浓度。检测阈值处的气味浓度定义为 1 ouE/m3。然后,气味浓度以检测阈值的倍数表示。测量范围通常为 101 ouE/m3 至 107 ouE/m3(包括预稀释)。本文件的应用领域包括: - 测量纯气味物质在检测阈值处的质量浓度(单位为 g/m3); - 确定气味剂的 EROM 值(单位为 mol); - 测量气味剂混合物的气味浓度(单位为 ouE/m3); - 测量点源、主动区域源和被动区域源的气味排放的排放率,包括采样期间的预稀释; - 从高湿度和高温(高达 200°C)的排放中采样气味气体; - 确定用于减少气味排放的管道末端缓解技术的有效性。确定气味排放需要测量气体速度以确定气体体积流量。本文件的应用领域不包括: - 测量排放物中悬浮的有气味固体颗粒或有气味液体液滴可能释放的气味; - 测量排放率可变时的测量策略; - 测量检测阈值(感知强度)以上气味刺激与评估者反应之间的关系; - 测量享乐基调(或(不)愉快)或评估烦恼潜力; - 直接测量环境空气中的气味暴露。为此,存在现场小组方法,这些方法是 CEN 标准 EN 16841-1《环境空气 - 使用现场检查确定环境空气中的气味 - 网格法》的主题; - 直接嗅觉测定,包括现场嗅觉测定; - 静态嗅觉测定; - 测量气味识别阈值; - 测量气味识别阈值。.....

NS-EN 13725:2022相似标准


推荐

基于GC-IMS技术对污水处理厂VOCs的实时监测

摘要研究目的: 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GC-IMS)作为污水处理厂排放连续监测的工具,为快速测定VOCs恶臭化合物的提供化学指纹图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动态嗅觉法(EN 13725)对英国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车间的空气样本进行了采集分析。利用GC-IMS确定单个VOC排放量的大小,并研究是否可以通过独特的VOC指纹图谱来确定工艺类型,对污染源进行溯源分析。...

臭气测定方法介绍--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每个样品由若干名嗅辨员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个人阈值嗅辨小组成员的平均阈值,求得臭气浓度。二、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恶臭污染源排气及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人的嗅觉器官测定法。适用于各类恶臭源以不同形式排放的气体样品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测定。样品包括仅含一种恶臭物质的样品含二种以上恶物质的复合臭气样品。木测定方法不受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及所含成分浓度比例的限制。...

应对气味散发的挑战: 杭州IWA会议

引入标准化的必要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Richard Stuetz教授在他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了气味管理方面的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不同采样分析方法增加了气味比较研究的难度,因此标准化至关重要。他介绍了目前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欧盟标准EN 13725允许嗅辨员通过动态嗅觉测定法测定气体样品中的异味浓度。...

环保部门靠嗅辨员负责闻臭:比检测仪器好用

据陈圆圆介绍,这与欧美国家检测时通过动态稀释仪稀释,从浓度小的气味开始闻不同,这套“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根据日本多年的检测经验设计的。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实验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并没有太大区别。   除了采样时位置采样装置的不同,环境样品污染源样品的嗅辨过程也不尽相同。...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