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156-2021
宜机化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chine-oriented two-line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说明:

  • 此图仅显示与当前标准最近的5级引用;
  • 鼠标放置在图上可以看到标题编号;
  • 此图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放大或者缩小;
  • 表示标准的节点,可以拖动;
  • 绿色表示标准:DB50/T 1156-2021 , 绿色、红色表示本平台存在此标准,您可以下载或者购买,灰色表示平台不存在此标准;
  • 箭头终点方向的标准引用了起点方向的标准。
DB50/T 1156-2021

标准号
DB50/T 1156-2021
发布
2021年
发布单位
重庆市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50/T 1156-2021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地区宜机化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

DB50/T 1156-2021相似标准


推荐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根据不育育性转换特性和中国不同生态地区过去5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杂交水稻制种气象分析决策系统及基于母本育性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和成熟安全期的“三个安全期”核心技术指标的杂交水稻制种安全高产制种技术体系,为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研究和创制了低纬度海南冬季繁殖、常温加冷水灌溉夏秋季繁殖、高海拔自然低温夏季繁殖等技术,为规模化种子生产奠定了基础。...

前沿研究丨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根据不育育性转换特性和中国不同生态地区过去5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杂交水稻制种气象分析决策系统及基于母本育性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和成熟安全期的“三个安全期”核心技术指标的杂交水稻制种安全高产制种技术体系,为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研究和创制了低纬度海南冬季繁殖、常温加冷水灌溉夏秋季繁殖、高海拔自然低温夏季繁殖等技术,为规模化种子生产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第二代则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稻,育性受气温高低决定,若遇异常天气易出现制种和繁殖失败。“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他说,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稻,克服了三杂交稻配组难度大和杂交稻育性不稳定的弱点,双季晚稻亩产超1000公斤,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据了解,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流技术,为袁隆平院士团队提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

难得的杂交小麦话语权

独创制种技术,杂交小麦走向“高铁时代”    杂交小麦研究成功了,但如何生产出更多的杂交种,快速走向大田生产,仍有大难题摆在茹振钢面前——    当时的制种产量已达316公斤/亩,但相对于日益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产量仍然显得过低。这成了制约杂交小麦推广的一个瓶颈。此外,如何建立配套的杂交小麦防杂保纯技术和种子纯度快速检验技术,也是杂交小麦走向生产的必要条件。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