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DBX 002-2023
茶叶网络销售规范

Tea online sales specifications


标准号
T/XDBX 002-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XDBX 002-2023
 
 
适用范围
4 要求 产品质量要求 4.1.1 具有茶叶应有的色、项、味、性,不得混有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霉变。 4.1.2 不着色,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 4.1.3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感官要求 级别 要求  外形 内质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匀整、显毫、匀净、 陈香浓郁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细嫩 一级 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肥嫩 二级 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 褐红柔嫩 三级 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尚亮 四级 肥壮紧结、匀整、尚显毫、有嫩梗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欠匀 五级 条索紧实匀整、略显毫、匀净 纯正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六级 壮实、尚匀整、褐红、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七级 肥壮紧实、尚匀整、褐红、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八级 粗壮、尚匀整、褐红、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九级 粗大尚紧实、尚匀整、褐红、有梗 纯和 平和 深红 褐红欠匀 4.1.4 水分含量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 4.1.5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规定要求。 4.1.6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规定要求。 4.1.7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包装 4.2.1 产品包装前处理 按照4.1要求验收。 4.2.2 包装材料要求 包装材料为纸板、聚乙烯(PE)、铝箔复合膜、马口铁茶听、白板纸、内衬纸及捆扎材料等,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满足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纸板、内衬纸应符合GB4806.8规定,聚乙烯(PE)包装袋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马口铁茶听、铝箔复合膜应符合GB4806.9规定。 包装上的印刷油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均应无毒。 包装材料存放、使用中不应接触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物品,以免受到污染。 4.2.3 包装容量要求 包装容器的尺寸、形状应考虑茶叶流通、销售的方便和需要。销售包装加工企业自定或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净含量允许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附表3规定,具体见表2。 表2 净含量允许偏差 质量或体积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 (Qn)   g 允许短缺量(T) *     g  Qn的百分比 g 0~50 9 —— 50~100 —— 4.5 100~200 4.5 —— 200~300 —— 9 300~500 3 —— 500~1000 —— 15 1000~10000 1.5 —— 10000~15000 —— 150 15000~50000 1 —— 计数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 允许短缺量(T) Qn≤50 不允许出现短缺量 Qn>50 Qn×1% ** 注:*对于允许短缺量(T),当Qn≤1kg(L)时,T值的0.01g(ml)位修约至0.1g(ml);当Qn>1kg(L)时,T值的0.1g(ml)位修约至g(ml); **以标注净含量乘以1%,如果出现小数,就把该数进位到下一个紧邻的整数。这个值可能大于1%,但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商品的个数为整数,不能带有小数。 4.2.4 包装方法要求 同批茶叶的包装、箱种、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应一致。 4.2.5 标志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4.2.6 标识 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 销售获得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产品应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 经过县域公共品牌管理单位的认可且备案的,可按照相关规定在包装标识中印刷县域公共品牌标识图案。 贮存 按照GB/T30375有关规定执行。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5 追溯要求 以进销存系统为依托,完善果园基地、网络电商、经销商分销等产品流转、查验记录,逐步建成统一监管、统一认证、统一规范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树立新平茶叶品牌统一形象,打击不法商家滥用品牌以及域外地区产品滥竽充数,实现产品可追溯、可召回。 当发现销售的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有效、准确地通知相关方,并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配合相关食品生产销售者和食品安全主管部门进行相关追溯和召回工作,避免或减轻危害。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应查找各环节记录、分析问题原因并及时改进。 6 网络销售要求 应符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采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可搭建信息化化系统,实现订单信息可视化、流程化、可追溯,结合配送系统实现准时配送。 网络交易平台应有商品管理、订单管理、支付方式、配送方式、售后服务等常见功能模块。 应建立相关制度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应具备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条件,保障网络交易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应在售后服务模块中将退货、赔付程序、要求,以及网络经营者免责的要求明确规定。 7 售后服务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进行售后服务,以满足对消费者承诺的要求。 建立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对售后人员定期培训,培训合格上岗。 针对售后消费者反馈意见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对产品质量及服务及时进行跟踪改进。

T/XDBX 002-2023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