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SN 001-2022
黑籽南瓜种子生产技术团体标准

Black Seed Squash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Group Standard


标准号
T/YNSN 001-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YNSN 001-2022
 
 
适用范围
1 育苗  1.1 基质配比 按品氏泥炭:珍珠岩 =12:1的比例混合配制。 1.2 装盘 把基质倒在72孔穴盘上,用木板刮入盘,要求木板与前方倾斜成45度夹角。 1.3 打破休眠 用2.5-5%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浸种12h。 1.4 浸种催芽 浸种5-6h;温度严格控制在30-32℃,一般催24h(即露白)。 1.5 播种 装盘结束后,需要浇一次水,水量以穴盘底部不滴水为宜。打孔尽量打在盘穴中央,孔深为1.5cm。每穴播一粒,播种结束后,用品氏泥炭+珍珠岩混合覆盖(配制比例是:品氏泥炭60kg+珍珠岩9kg),然后均匀浇透水。 1.6 苗期管理 黑籽南瓜苗龄一般10-12d,此期间要注意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出苗前穴盘基质应保持潮湿,不能过干。在苗出圃前要喷药一次预防病虫害。 2 定植 2.1 田块选择  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隔离条件好,三年内未种过瓜类的田块。 2.2 整地规格 350cm开墒,畦宽300cm,沟宽50cm,沟深30cm;基肥以营养沟方式施入,每亩施复合肥40kg,普钙40kg,农家肥1500kg。 2.3 定植规格 每墒双行定植,株距50cm,对空定植,一般栽苗760株/亩。 2.4 盖膜 定植后及时盖膜并捅膜,膜孔直径是10cm。 3 田间管理 3.1 整枝       打除植株50-60cm以下侧芽,雄花不能打,理顺藤蔓让其自然生长(相互不要遮蔽)。 3.2 肥水管理 就植株生长情况可酌情施肥,以P、K肥为主,切忌偏施N肥。黑籽南瓜耐旱性强,要适当控制水分,否则植株易徒长或发生根部病害死苗。 33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果实疫病,果斑病是黑籽南瓜的主要检疫性病害,目前还未发现,但在整个生育期都要加强预防;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蚜虫。一般是定植后至采收时每7-10d要喷药预防或防治一次。 3.4 去杂 在授粉前至少要进行2次去杂。 3.5 坐果节位调整     植株50-60cm以上开始坐果,坐果数自然选择。 3.6 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     授粉期若无蜜蜂或蜂源不足,要及时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 4 采收、取种及收种入库    谢花后90d左右一般可采收,此时藤蔓已基本干枯,采回后置于阴凉干燥地方后熟10-15d就可取种 。取种时,头天用工具把果敲破,第二天再把种子掏出及清洗干净,晾晒至种子含水量8.0%以下,净度在99.0%以上,就可收种入库。 

T/YNSN 001-2022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