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U 90030 B-1999
由于机翼上的扰流板在亚音速下未偏转襟翼而产生的升力和滚动力矩

Lift and rolling moment due to spoilers on wings with flaps undeflected at subsonic speed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ESDU 90030 B-1999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ESDU 90030 B-1999
发布
1999年
发布单位
ESDU - Engineering Sciences Data Unit
当前最新
ESDU 90030 B-1999
 
 
适用范围
ESDU 90030 考虑平板(在垂直于机翼表面的平面上偏转)和襟翼(绕机翼表面上的铰链枢转)类型的不通风扰流板,机翼上表面有或没有孔隙,后缘襟翼未展开。它讨论了扰流板弦向位置和偏转@变化时的流动行为,并说明了对机翼升力曲线斜率和形状的影响。通过关联从文献@中提取的实验数据,开发了一种方法来预测二维流中的升力衰减,然后将其校正到三个维度(通过使用 ESDU 70011 预测的机翼升力曲线斜率进行缩放)和部分翼展通过经验得出的因素的影响。假设升力减量作用于扰流板中跨,并校正机翼锥度的力臂和超出两端扰流板物理范围的升力结转,则预测滚动力矩。该方法允许任何形式的孔隙率(面穿孔@铰链线间隙@扰流板分段或边缘城堡形)高达扰流板面积的0.25。从 0.4 弦到后缘的扰流板位置涵盖了 0.04 到 0.15 的扰流板偏转(定义为高度作为弦的一部分,其中高度是在板型的机翼表面上方或襟翼型的枢轴上方测量的)下限由雷诺数效应的发生设定。使用的实验数据涵盖了各种展弦比为 3 及以上的直锥形机翼平面,锥度比为 0.4 至 1,中弦后掠角高达 30 度,马赫数高达 0.7。行为受到机翼攻角@的影响,并提出了最小和最大迎角的适用限制。草图显示了该方法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图; 75% 的数据预测升力系数在 0.05 以内,滚动力矩系数在 0.007 以内。

ESDU 90030 B-1999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