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TIF 004-2023
人脸识别应用安全评估指南

Guide to security evaluation for face recognition application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CITIF 004-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CITIF 004-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ITIF 004-2023
 
 
适用范围
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广泛,其安全风险主要源自人员、数据、系统和服务四个方面,应用单位需根据自身单位性质和业务特点,配备相应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本文件主要为政府部门、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应用单位的人脸识别应用开展安全评估提供建议。

T/CITIF 004-2023相似标准


推荐

解决方案 | 人脸识别系统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企业应如何保障人脸识别业务的安全性广电计量结合目前监管趋势以及业内实践给出如下建议:1.建立人脸识别安全评估机制:企业需要对引入的人脸识别模块进行常规性的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持续性安全检查措施;2.保证人脸数据存储以及传输的完整性、机密性:人脸识别业务多和终端用户的核心资产以及敏感数据有关,除了整体性安全评估工作以外,加固等安全防护工作也必须做到位;3.加强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建立针对应用系统的设计...

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

曾有一款根据人脸特征来测试年龄的小游戏刷爆了朋友圈。这款游戏应用之所以能精准预测年龄、性别等信息,在于嵌入了人脸识别技术,而该技术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以下简称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近年来,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升级人们的“密码”,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

关注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

曾有一款根据人脸特征来测试年龄的小游戏刷爆了朋友圈。这款游戏应用之所以能精准预测年龄、性别等信息,在于嵌入了人脸识别技术,而该技术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以下简称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近年来,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升级人们的“密码”,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

活体检测或是远程开户最大掣肘

这就涉及到活体检测中,辨识率和客户体验的问题,两者犹如跷跷板,“随着人脸识别的商业应用,在安全和便捷里面,事实上客户越来越趋向便捷的需求,我们要做的是达到一个相对的安全性,公众都接受的安全性,增加欺诈成本。”Linkface联合创始人对本报记者说。为了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前提下增加安全性,人脸识别也开始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结合。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