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327-2024
尖裸鲤


标准号
DB54/T 0327-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西藏自治区标准
当前最新
DB54/T 0327-2024
 
 

DB54/T 0327-2024相似标准


推荐

青海湖实施为期10年封湖育鱼 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封湖育鱼期间,禁止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到青海湖及流域的河流(又称湟鱼)产卵场所,捕捞、贩卖、加工和销售。   2000年12月29日,青海湖实施第四次为期10年的封湖育鱼。10年来,通过封湖育鱼和增殖放流等保护措施,资源得到逐步恢复。对青海湖渔业资源蕴藏量进行的动态监测显示:2002年资源量为2500多吨,2010年增加到3万多吨,是2002年资源量的11.6倍。...

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

  青海湖(Gymnocypris przewalskii),隶属于科裂腹鱼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典型高原咸水湖泊—青海湖中,是维持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稳定的核心物种。青海湖科鱼类中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自然群体,是研究高原鱼类适应进化的良好素材。青海湖为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复杂度较高,因此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质量的青海湖基因组。  ...

耳石解密气候变化

在那之前,青海湖的,也就是当地人称的黄鱼,已经因为过量捕捞而种群数量严重衰减,被青海省规定为禁捕鱼类。如何恢复青海湖的种群数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高原上的鱼类本身生长速度非常慢,一旦捕捞过量,就会对种群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通过研究确定色林错鱼类的合理捕捞量,以保证其鱼类种群数量不会发生衰退,保证色林错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陈毅峰面前的工作。  ...

一对“姊妹花”为物种同域分化提供新证据

出于生态保护和尊重当地习俗考虑,研究人员与当地牧民打捞到斜口和花斑后,仅仅取其尾鳍进行研究,最大限度避免伤害。科学家通过外观特征及基因组对比发现,上述两种在形态、食性、繁殖等特性上均存在差异,且分化时间较短(距今约2万年—6万年间),是研究同域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