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G.959.1-2009
光传输网络物理层接口(第 15 研究组)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s (Study Group 15)


ITU-T G.959.1-2009 发布历史

ITU-T G.959.1-2009由ITU-T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Telcommunication Sector 发布于 2009-11-01,并于 2010-05-18 实施。

ITU-T G.959.1-2009 光传输网络物理层接口(第 15 研究组)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ITU-T G.959.1-2009已经是当前最新版本。

 

“本建议书为可能采用波分复用(WDM)的光网络提供了物理层域间接口(IrDI)规范。物理层规范对非 OTN IrDI@ 有效,同时也允许根据 [ITU -T G.709]. 对于非 OTN IrDI@ OTN 管理功能不需要。光传输网络 (OTN) 内的 IrDI 由单向@点对点@单通道和多通道线路提供系统。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使横向兼容的接口能够跨越两个管理域之间的边界。IrDI 规范包括不带线路放大器的办公室内@短程和长途应用@。注 ?C 就本建议书而言@术语“管理域”应理解为是指属于单个参与者(例如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或最终用户)的资源范围。不同参与者的管理域彼此之间不重叠。这些规范根据应用代码进行组织,其中考虑了通道数@光支路信号类型@跨距距离@光纤类型和系统配置的多种可能组合。参考配置和应用代码构成了指定光网络物理层参数的基础。在本建议书@中,未考虑光监控信道的使用。未来版本和其他新的 ITU-T 建议书将进一步解决 OTN@ 的这一方面,可能涉及在光子网接口两侧布置光网络元件,这比点对点更复杂。对于这些应用,可能需要超出为点对点配置指定的参数的不同参数。本建议书假定光通道内传输的光支路信号是数字信号而不是模拟信号。支持传输模拟光支路信号的系统规范有待进一步研究。”

标准号
ITU-T G.959.1-2009
发布
2009年
发布单位
ITU-T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Telcommunication Sector
 
 

ITU-T G.959.1-2009相似标准


推荐

IEEE 物联网相关的标准

本地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 - 15.4节: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LR-WPAN)修订3:低数据速率,无线的物理层(PHY)规范智能计量公用事业网络IEEE 802.15.4jTM-2013 - IEEE信息技术标准 - 系统之间的电信和信息交换 - 本地和城域网 - 具体要求 - 15.4节:低速率的无线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修订:替代物理层扩展...

新型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一)

Zigbee联盟在IEEE802.15.4物理层、MAC层的基础上,对其网络层协议和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了标准化,并对安全层进行了开发。完整的Zigbee协议套件由高层应用规范、应用会聚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应用汇聚层是把不同的应用映射到Zigbee网络上,主要包括安全属性设置和多个业务数据流的汇聚等功能;网络层则可实现网络的自组织和自维护,从而降低了网络的维护成本。...

全光网络技术、标准、应用现状及展望

2  全光网络标准化现状       2.1  国际标准化全光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主要聚焦物理层和管控层两个方面,涉及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或MSA联盟主要包括ITU-T、IETF和OpenROADM等。ITU-T SG15主要聚焦WSON的物理层特性和管理信息模型进行规范,相关标准制定完成后,近两年没有明显的更新。...

HDMI 1.3a协议采用iCoupler隔离技术实现电气隔离(一)

电路功能与优势为高速接口添加电气隔离一直以来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数据速率高于250 Mbps时,就已超过耦合器和大部分电子隔离器的容量范围,迫使系统设计人员采用更为复杂的技术,例如光纤。ADI公司的iCoupler 技术可以在数据速率超过1 Gbps时,隔离低压差分信号(LVDS)物理层,以此降低同时需要隔离和高带宽的系统的复杂性。手术内镜和显示屏监测器之间的接口就是一个需要电气隔离的示例。...


谁引用了ITU-T G.959.1-2009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