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PPS 002-2024
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of rice blast disease nurseries


标准号
T/GDPPS 002-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GDPPS 002-2024
 
 
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稻瘟病圃设置要求;病圃监测内容;病圃调查;标样采集;监测数据的收集、保存与管理。

T/GDPPS 002-2024相似标准


推荐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获“抗癌”水稻新品种

连续多年对长江上、中、下游和华南稻区多省市稻瘟病重灾区收集发病叶片或枝梗,分离稻瘟病生理小种并鉴定致病性,构建了不同地区具代表性的稻瘟病生理小种库,实现了不同地区稻瘟病生理小种群体变化规律的动态监测。   “利用该平台,针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的变化,再布局含有对应抗性基因的杂交水稻品种,能让抗性品种走在病原菌变化之前。”邓启云说。...

科学家在水稻中找到天然多抗基因

2010~2019年连续10年,雅恢2115在田间病都表现为抗叶瘟和穗颈瘟。2011~2016年连续室内抗谱测定,雅恢2115对供试的372个单孢菌株的抗谱达94%以上。 不仅如此,雅恢2115还在田间表现出抗稻曲病等优良性状。“为了挖掘雅恢2115中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我们利用转录组学技术从雅恢2115中挖掘到一批广谱抗病候选基因。”...

定量风流孢子捕捉器对稻瘟病菌孢子的捕捉研究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它是由半知菌亚门梨形抱属灰梨抱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 害,全球已有85个国家报道有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年份往往造成惊人的损失。其分生抱子呈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无色,初期无隔,成熟时多具2个隔膜,个别的具有1}3个隔膜,基部有脚胞,有时分隔处稍编缩。稻瘟病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一370C,以26}28℃为最适。...

创新的脚步:南繁再出发

野生稻种质建设的发起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繁院研究员钱前介绍,资源从2021年开始筹备建设,面积180亩,可容纳4万份野生稻,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自建设之初,就同步开始在这里保存野生稻。   ?钱前在三亚野生稻资源。李晨摄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海南是水稻的故乡之一,我国水稻育种中利用最多的“普通野生稻”,在海南就多有发现。尤其是在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史中,野生稻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