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TWQHL 001-2022
馆陶晚秋黄梨种植技术规程

Guantao Late Autumn Yellow Pear Plan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标准号
T/GTWQHL 001-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GTWQHL 001-2022
 
 
适用范围
4 种植技术 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仍采用常规农耕农艺技术。  4.1.建园 4.1.1.园地选择 虽然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从发挥产量和品质潜力等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仍应选择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排灌方便的土地为最好。不要在重茬地建园。产地环境必须符合 NY5013-2006的要求。 4.1.2.园地整理 建园宜选择土厚≥60cm、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1%沙壤土地。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有关要求。 4.1.3苗木选择 砧木选择杜梨、秋子梨。 苗木质量应符合NY 475规定。 4.1.4栽植 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梨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一般栽 植密度为株行距为1.5m×2.5m,每亩地种170棵。栽植穴大小为80cm×80cm×80cm。栽植前,对苗木根系用在2%沾根液中浸2分钟进行消毒。并促进生根,栽苗时要将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嫁接口朝迎风方向,边填土边轻 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充分密接;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种植完毕后,立即灌水。 5.水、肥管理 5.1土壤耕作 深耕:每年秋季果实采收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改土、扩穴深翻。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 50cm,深25cm-30cm。全园深翻应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然后充分灌水。 中耕: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深 度5cm-10cm。 5.2覆草和埋草 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玉米秸、干草等。把覆盖物覆盖在 树冠下,厚度l0cm一15cm,上面压少量土。 5.3间作 间作作物应与梨树无共性病虫害,以豆科植物、薯类、 中草药、绿肥为宜。 5.4施肥 5.4.1施肥原则 按照NY/T496规定执行。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 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是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 肥和平衡施肥。 5.4.2施肥方法和数量 秋施基肥:秋季结合果园深翻施入农家肥,并混加少量化肥。施肥量按1kg梨果施1kg一2kg优质农家肥计算,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离树干 50cm 以外。施肥方 法为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一般沟深30cm一40cm, 沟宽40cm-50cm,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追肥的次数、时间、用量等根据树龄、栽培管理方式、生长发育时期以及外界条件等而有所不同。幼龄树和结果树的果实发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钾肥为主。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范围的下限施用。第一次追肥在3月中、下旬,株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株施梨果专用肥,第三次在9月中、下旬,株施梨果专用肥。 5.5水分管理 5.5.1灌溉 在梨树萌牙前,要求灌溉水一次,水质要求,无污染, 水质应符合NY5013―2006规定。 5.5.2排水 设置排水系统,在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  7.整形修剪 7.1主要树形 7.1.1纺锤形 干高2m―2.2m,选留十个以上主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 有致,主枝分枝角度在60°--70°。 7.1.2主枝差生结果枝组 7.2修剪要点 7.2.1幼树期及结果初期 幼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修剪。主要以整形为主,主 要以摘心、控上促下以利,提早结果。 7.2.2盛果期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持树势平衡,培养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中后期要控上促下。结果枝组要不断更新。应视夏季修剪。 7.2.3衰老期修剪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重剪、缩剪、更新主干枝,利用内膛徒长枝更新树冠,维持树势,保持一定产量。加重枝组的缩 剪更新,多留预备枝。 8.花果管理 8.1疏花疏果 8.1.1原则 根据该品种特点和果实成熟期晚的特点,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调节产量,一般每亩在3000kg左右。 8.1.2时期 疏花在大蕾期进行;疏果从落花后两周。 8.1.3方法 根据历年产量、当年生长势、座果情况等综合分析确定当年留果量,具体步骤先里后外,先上后下。首先疏除小果、 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其次是朝天果、无叶果枝上的果。选留部位以果枝两侧、向下生长的果为好。长果枝留3个--4个,中果枝留2个--3个,延长枝上不留或少留。 8.2果实套袋 8.2.1套袋时期和方法 在定果后及时套袋。 8.2.2解袋 解袋一般在采摘前1―2天。 9.病虫害防治 9.1农业防治 休眠期刮除枝干病斑、老翘皮,清除病枝、病叶刮后喷 3-5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病虫源;蔬果后及时套袋,减少 病虫危害,并在生长期及时去除病虫果、烂果;土壤深翻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 力。 9.2物理防治 每 2--3 公顷用 20w 杀虫灯或黑光灯一盏,诱杀金龟子 等;秋季在树干上绑缚瓦楞纸或诱虫带,于当年深冬或次年 早春解下并集中烧毁,减少山楂叶螨、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基 数;每亩悬挂10片-12片黄板,诱杀梨梨木虱成虫等。 9.3生物防治 应符合NY/T2157 的规定。 9.4化学防治 科学掌握防治适期和最低有效浓度,尽量减少施药量和 次数,严格遵守施药到采收的间隔时间。使用的农药类、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及施药方法应符合NY/T393规定。 晚秋黄梨主要病害:炭疽病和黑心病等,主要防治方法喷施嘧菌酯、克菌丹,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及施药方法应符合NY/T393 规定。 梨树炭疽病防治方法: 发病严重的地块,从6月初开始,每14天喷一次药,采收前20天禁止用药,25%嘧菌酯 800-1500倍液喷施,用药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施药3次。 梨树黑心病防治方法:一般在梨树接近开花前和落花70%左右各喷一次药,以保护花序、嫩梢和新叶。以后根据降雨情况,追加喷施一次。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白梨萼片脱落后,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三次在8月上旬。克菌丹可湿性粉剂稀释500-700倍喷雾,每季最多用药3次,安全间隔期14天。 晚秋黄梨主要虫害:梨木虱等;主要防治措施喷施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及施药方法应符合NY/T393  规定。 梨木虱防治方法:4-6月份当虫口密度达到0.4头/叶时,及时选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喷雾,在梨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个作物周期最多使用1次。或喷施乳油高效氯氰菊酯应于梨木虱发生初期进行施药,每亩21.8-31.2毫克/千克喷雾,亩用药量兑水50公斤,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10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施药2次;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梨树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作物周期最多使用3次。 10.果实采收与分级包装 10.1采收 采收前应对果实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符合GB 2763-2019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NY/T423--2000的规定。根据果实成熟度和不同用途分期、分批、带果袋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防治果 实碰压伤。 10.2分级包装 梨果采收后进行分级、包装,包装一般采用周转箱或瓦 楞纸箱,可在果实外套泡沫塑料网。

T/GTWQHL 001-2022相似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