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 B 0530-1994(2009)
H型拘束焊接破裂试验方法

Method of H-type restrained weld cracking test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KS B 0530-1994(2009)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KS B 0530-1994(2009)
发布
1994年
发布单位
韩国科技标准局
替代标准
KS B 0530-2013
当前最新
KS B 0530-2013
 
 

KS B 0530-1994(2009)相似标准


推荐

【收藏】各种焊接裂纹成因、特点及防止措施

试验研究证明,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含氢量越高,则裂纹的敏感性越大,当局部地区的含氢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便开始出现裂纹,此值称为产生裂纹的临界含氢量[H]cr。各种钢产生冷裂的[H]cr值是不同的,它与钢的化学成分、钢度、预热温度,以及冷却条件等有关。1:焊接时,焊接材料中的水分、焊件坡口处的铁锈、油污,以及环境湿度等都是焊缝中富氢的原因。...

【材料课堂】焊接裂纹产生原因及防治

试验研究证明,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含氢量越高,则裂纹的敏感性越大,当局部地区的含氢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便开始出现裂纹,此值称为产生裂纹的临界含氢量[H]cr。各种钢产生冷裂的[H]cr值是不同的,它与钢的化学成分、钢度、预热温度,以及冷却条件等有关。1:焊接时,焊接材料中的水分、焊件坡口处的铁锈、油污,以及环境湿度等都是焊缝中富氢的原因。...

如何控制甚至消除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听听专家怎么说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机制理论认知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图2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机制理论演化过程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致奠定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理论的基础。苏联的H.O.奥凯尔布朗姆[4]和C.A库兹米诺夫[5]的著作里提出了一维条件下的残余塑变理论,即认为焊接加热过程中焊缝和近缝区的金属热膨胀应变受到周围较冷金属的拘束,从而产生压缩塑性应变。...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