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U 86037 A-1992
介绍 Z 变换及其在采样数据系统中的应用

An introduction to the Z-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ampled-data system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ESDU 86037 A-1992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ESDU 86037 A-1992
发布
1992年
发布单位
ESDU - Engineering Sciences Data Unit
当前最新
ESDU 86037 A-1992
 
 
适用范围
ESDU 86037 引入了通过一系列等间隔脉冲来表示连续信号,每个脉冲提供特定采样时刻的连续信号值。建立了这样一个序列与 Z 变换的关系,并给出了变换的属性。 Z 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相关,并且提供了复 s 平面中的极点和零点与复 z 平面中的极点和零点之间的关系。使用 Z 变换,可以找到系统元件@脉冲传递函数@的采样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以及将各个元件的这些函数组合起来的方法,以获得开放式级联元件的某些完整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或闭环形式被示出。描述了延迟 Z 变换和多速率采样@,它们允许在采样时刻@之间获取信号信息。解释了使用数据保持滤波器重构连续信号,并给出并说明了通过反转 Z 变换获得原始采样信号的方法。

ESDU 86037 A-1992相似标准


推荐

频域稀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处理和快速成像稀疏阵...-1

其次基于频域稀疏成像方法、巴克码稀疏采样方式和收发分置工作模式,设计了用于快速安检成像稀疏阵列布局,保证人体成像质量前提下,稀疏率高达94.6%。该方法用于实际安检成像系统可大幅增加安检通过速率、减少辐射单元数量和系统复杂度,大人流量、高安检要求场所安全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GC-FTIR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

如前所述,GC-FTIR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系统。在此将对涉及联机检测计算机软件功能,如数据采集、化学图、重建色谱图、光谱图获得及谱库检索等作简要介绍。1.数据采集    联机操作第一步是数据采集。首先设置操作参数,如扫描速度、采集时间、采样点数、存储区间等等。   ...

仪器和测量技术DSP(一)

这当然既使表示和运算处理复杂化,又使表示信号数据量加大。经过研究表明,如果将信号坐标的原点作适当偏移,就可以使变换结果,只存在正弦波正弦分量或余弦分量二者一个。这就是正弦变换或余弦变换。信号处理离散余弦变换DCT,就是将信号坐标的原点左移半个采样间隔得到。DCT具有很优良信息特性.且有有效快速算法,所以制定MPEG标准时,将它定为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变换。  ...

基于PCI-9812太赫兹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为了节省扫描时间,移动平台则采取“S”型移动,系统运行时,由参数z符号决定平台移动方向,将Z初始数值设置为1,通过Y+Z就可以得出此时采集点准确像素点坐标,这就保证了计算机存储数据各个像素点(x,y)与扫描样品各个投射位置是对应,不会出现像素点混乱现象。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编程驱动采集卡工作。...


ESDU 86037 A-1992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