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90-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

Acupoint application


标准号
T/CACM 1090-2018
发布
2018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ACM 1090-2018
 
 
适用范围
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该方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针对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保健需求,将药物敷贴到人体- -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保健作用。穴位贴敷具有如下特点: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针灸保健和药物调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对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但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证;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便于观察,操作中如有不适,可立即将药物撤除;适应证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防治。 本规范是我国将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在治未病应用中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相前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提供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技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及保健人员正确使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疾病,使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应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本规范是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ZYYXH/T 176- -2010)的修订,是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SATCM -2015- BZ (341)” 中《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而制定的,针对特定临床情况,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患者价值观和意愿,系统制定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选择的指导性意见。 本规范制定的总体思路是: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将国际公认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方案分级的规范与古代文献证据、名老中医专家临床证据相结合,形成规范草案,并将临床研究证据与大范围专家共识性意见相结合,制定出能确保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的,具有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指导性意见。 本规范的循证医学推荐方案的证据等级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推荐的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系统, 即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的系统,其中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与弱推荐两级。强推荐的方案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小、个性化程度低的方案,而弱推荐方案则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大、个性化程度高、患者价值观差异大的方案。本规范推荐方案仅将目前获取到的最新证据以附件形式列在操作规范后面,供本规范使用者参考。 本规范通过评审后,将以发布会、规范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并编制本规范参考手册供推广实施用。 本规范计划定期更新。由规范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 本规范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

T/CACM 1090-2018相似标准


推荐

【应用研究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组学研究策略报告新鲜出炉

3.2医外治疗效评价2019,Phytomedicine.Alteredmetabolites in guinea pigs with allergic asthma after acupoint stickingtherapy: New insights from a metabolomics approach.关键词:穴位敷贴、代谢组学、治疗机制、冬夏治在传统中医治穴位贴敷疗法可能是治疗哮喘相关疾病的一种替代疗法...

使用三九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思考

“三九贴”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贴敷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间),早在北宋年间,民间就广泛应用,涉及内、外、妇、儿各领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介绍用天灸疗法治疗疟疾、哮喘等。...

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矫情

可在门诊就诊辨证后选用一些食疗方,比如阴虚发热者,可服用冰糖银耳羹、黑木耳枸杞粳米粥;脾胃气虚者,可用人参、山药、生苡仁、红枣适量,加入粳米熬粥。除内服汤剂,中医外治法也独具特色。诸如艾灸、穴位敷贴、耳穴、中药足浴等外治法便于操作,患者可经医师指导在家中长期自备使用。另有针灸、拔罐、中药热奄包、定向药透等需在医院操作的项目,经不同经络穴位刺激,起到祛痰除湿、活血行气、温阳散寒、助阳化湿等作用。...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操作:患者先取卧位或坐位,术者以较重力度刮背腰部,然后取仰卧位,以中等或较轻力度刮腹部3~5分钟,不可过于用力,不必强求局部出现潮红等变化;足部穴位以中等力度刮至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刮治一次,5次为一疗程。    5.灸法    (1)取穴:三焦俞、阴陵泉、三阴交、小肠俞、水道、太冲。适用于实证。操作:雀啄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2次。...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