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12-2024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omato plug seedling


标准号
T/YNRZ 012-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YNRZ 012-2024
 
 
适用范围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育苗设施条件 符合NY/T 2119-2012的规定,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防虫防雨棚、连栋温室等设施进行育苗时,要求设施坚固,抗灾能力强,并且具备一定的环境调控能力,能够调节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防虫、防雨等。 3 育苗前准备 3.1  穴盘选择 选用72孔穴盘。若一次性使用,选择0.6 mm~0.8 mm厚度,若重复使用,选择1.0 mm~1.2 mm厚度。 3.2  基质 基质符合NY/T 2118-2012的规定,满足无有害物质、无病原菌的要求。育苗基质采用草炭与珍珠岩,草炭粒径规格≤6 mm、pH 5.5~6.0。高温季节,草炭:珍珠岩=7:3(体积比),低温季节,草炭:珍珠岩=6:4(体积比)。 3.3  消毒 3.3.1 穴盘与苗床等消毒 穴盘、苗床及其它育苗附属工具使用1000倍6.25%亮盾溶液喷洒消毒,晾晒干后待用。 3.3.2 设施消毒 45%百菌清和20%异丙威烟剂同时熏蒸,下午熏蒸闷棚,第二天白天打开通风备用。 3.3.3 基质消毒 草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采用两种方法消毒:第一,1500倍50%多菌灵和45%百菌清混合药液喷洒,拌匀基质。基质湿度标准:手握成团不散,手指湿润但指缝无水滴析出。第二,每立方米基质使用50%多菌灵40 g和45%百菌清40 g粉剂拌匀消毒。以上两种消毒的基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24 h密闭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 播种 4.1  种子消毒 包衣番茄种子不需要消毒,未包衣种子,浸入50℃~55℃温水15 min,捞出后清水洗净晒干备用。 4.2  装盘 消毒过的基质装入穴盘,每穴装满基质,保证表面平整,装盘后各个格室清晰可见。 4.3  压穴 采用压穴板压穴,使下部穴盘穴孔深度为0.8 cm。若使用播种机,压穴由机器完成。 4.4  点种和覆盖基质 人工和机械点种两种方式:人工点种1粒/穴,覆盖基质;点种机播种,装盘完毕的穴盘,使用点种机压穴、点种、覆盖基质。两种方式覆盖基质后,保证穴孔格室清晰可见。 4.5  苗盘入床 播种完毕的穴盘平铺在苗床上,花洒轻轻均匀浇水至穴盘底部渗水为止。若温度低于15℃,可将穴盘码放、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催芽后,再转移至苗床。 5 苗期管理 5.1  水分 种子出苗前:保证基质湿润。种子出苗后:重点控水,基质见干见湿。 5.2  温度 白天温度20℃~30℃,夜晚温度15℃~20℃。温度超过30℃可使用遮阳网、水帘墙等降温;低于15℃可覆盖塑料薄膜,使用小拱棚、加温灯升温和保温。 5.3  肥料 真叶长出前,不需要施肥;第一片真叶长至1 cm~2 cm,使用1500倍20:20:20(N:P:K)通用型水溶肥和1500倍14:0:14(N:P:K)高钙镁育苗型水溶肥混合施肥。基质基本干透时施肥,7 d一次。肥料类别及使用应符合NY/T 1107-2020的规定。 5.4  光照 苗期需要充分的光照,除高温期中午12:00~15:00以外,尽量减少遮阴。 5.5  控旺 主要针对30℃以上高温季节育苗,叶绿素与15%多效唑交替使用。2片子叶展平,1.5 g/L叶绿素喷施叶片;两叶一心,2 g/L多效唑;四叶一心,4 g/L叶绿素。达到移栽的幼苗如需延迟移栽时间4 d以上,使用叶绿素3g/L。 5.6  调盘 幼苗在出售或移栽前一周将高度和粗度一致的苗调整到同一个穴盘。 5.7  炼苗 幼苗定植或出售前5 d~6 d,增加光照,不再遮阴;通风降温,夜温不高于15℃,若遇夏季高温季节,棚内温度可与外界温度一致,不用刻意降温;控制浇水,直到幼苗叶片发灰发蔫时,适度补水,以到次日早晨恢复直立长姿为宜。 5.8  蘸苗 幼苗炼苗后,移栽前2 d使用2000倍30%甲霜·恶霉灵、1000倍30%噻唑锌、2000倍3%硝钠·萘乙酸混合药液蘸根。 6 病虫害防控 6.1  主要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等。 6.2  主要虫害 粉虱、蓟马和蚜虫等。 6.3  防治方法 6.3.1 防治原则 苗期病虫害较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6.3.2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高温闷棚、通风排湿、清洁苗棚、苗床、不同品种轮换育苗等。 6.3.3 物理防治 灯光和色板诱杀等。 6.3.4 化学防治 可使用1000倍25%噻虫·咯·霜灵+1000倍30%噻唑锌+1000倍5%氨基寡糖素混合药液喷施和灌根,10 d一次。综合预防各种虫害,细菌、真菌和病毒性病害。若遇到具体某种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药剂使用按照NY/T 393-2020的规定执行。 7 成苗质量要求 苗坨紧实、布满白色须根;株高15 cm~20 cm,茎粗0.2 cm左右,呈紫绿色;叶片大,柄粗短,叶色浓绿;根系和叶片没有病虫害。 8 生产管理档案 每个育苗棚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录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来源信息,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9 包装与运输 运输前一天下午,给番茄秧苗补水,保持基质相对湿度70%左右。运输当天,将苗盘整齐摆放在车厢苗盘钢架中,货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温度应保持在20℃~22℃。包装和运输其他要求按NY/T 2312-2013要求执行。

T/YNRZ 012-2024相似标准


推荐

迷迭香的繁殖方法

育苗的,将草炭、蛭石按3:1的比例混匀,即可播种。上覆一薄层蛭石,浇一次透水。上搭小拱棚,其后管理同土法育苗。不同的是,待迷迭香出苗后,要时常移动,以免根沿着下方的孔,扎入地下,定植时伤根。  迷迭香芽率很低,一般只有10%-20%,在第一年,迷迭香的生长极为缓慢,即使到了秋季,植株大小比刚定植时的植株大不了很多,形成大批产量要在2-3年以后,速度很慢。...

柳叶马鞭草的繁殖方法

因柳叶马鞭草种子细小,育苗初期采用200孔育苗,以节省空间且便于管理,播种40天后可根据花苗长势及定植时间倒入72孔或50孔中。育苗介质可采用丹麦品氏进口育苗以确保种苗生长整齐健壮。72孔或50孔盘根系满盘,真叶达到4-6对且根系成团,即可直接定植。...

温湿度监测仪在育苗中对温室温湿度控制的应用

育苗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具有高生产效率,秧苗质量好,移栽缓苗快和操作简便等特点的育苗方法的应用十分常见,尤其在园艺类育苗培育中尤为常见。在该技术中最主要的关键因素是合理的养分供应,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技术上还是落后于国外的。其主要原因是国内苗技术所采用的肥料和基质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不能有效满足苗的营养需求规律。...

温湿光二氧化碳记录仪分析温湿光对蔬菜病害的影响

试验地为南北走向日光温室,每处理考察而积10mZ,在一个标准育种床(50mx2m)中部相同位置选取,规格 为:625pxx50〔二、200/,每个处理考察80张、1.6万苗;播种:采用台湾科洋PN-20-2针式播种机;处理间均用薄膜密封,处理间间隔3.5m。...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