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094-2015
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F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rchella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B51/T 2094-2015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DB51/T 2094-2015
发布
2015年
发布单位
四川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51/T 2094-2015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肚菌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羊肚菌大田栽培。

DB51/T 2094-2015相似标准


推荐

新技术让实现四季生产

同时,团队还创新了标准化大田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模式”和“幼菇标准化管护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播春收”模式,结合云南“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将种植周期由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实现了大田四季高效栽培。  在采访中,赵琪还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抓住真菌性病害的“元凶”

自2012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的人工大田栽培,并在2021至2022年间发展为具有25万亩年种植规模的新兴食用菌种类。科研人员收集了中国18个省(直辖市)32个栽培基地的病害子囊果,结合ITS扩增子测序分析、显微镜检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对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子囊果病灶中均检出长孢卵隔孢的长椭圆形有隔无性孢子,长孢卵隔孢是丰度最高的假定病原物。...

是谁在祸害病害核心种类基本摸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研究人员近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引发真菌性病害的核心病原菌种类及其形态与显微特征,为真菌病害的进一步防控奠定了基础。 自2012年以来,我国实现了大田栽培,并在2021年至2022年间发展为年种植面积25万亩的新兴食用菌种类。...

高原设施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组在省内主要分布林区开展了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和驯化工作,结合ARTP现代育种技术,选育新品种5个,并获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备案;探索出适合青藏高原的设施栽培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实现了一年两季栽培,并制定《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地方标准,实现规范栽培;每亩鲜菇产量增加61.6公斤,病虫害防控率达90%以上;开展推广种植280亩,实现新增产值732万元;建立高产栽培基础数据与信息数据库...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