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000-2017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DB36/T 1000-2017




购买全文,请联系:


标准号
DB36/T 1000-2017
发布
2017年
发布单位
江西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36/T 1000-2017
 
 

DB36/T 1000-2017相似标准


推荐

难得的杂交小麦话语权

今天《科技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本报记者乔地、河南日报记者杨青平采写的通讯《制种纯度达99.9%!我国赢得杂交小麦话语权》,报道今年6月通过验收的一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使我国在杂交小麦优异亲本创育、强优势组合配制和规模化高效制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获重大突破。四川九寨沟、新疆精河地震带来的沉痛相比较,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新闻。...

前沿研究丨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1994年,研究人员又育成第一个两系法杂交中籼组合,两系法杂交水稻第一代骨干亲本“培矮64S”的培育获得2001年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中国科学家从籼稻中发现1株在高温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低温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继而育成籼型温敏不育系“安农S-1”,利用其温敏特性建立了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杂交制种、低温条件下自交繁殖不育系的温敏型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

1994年,研究人员又育成第一个两系法杂交中籼组合,两系法杂交水稻第一代骨干亲本“培矮64S”的培育获得2001年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中国科学家从籼稻中发现1株在高温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低温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继而育成籼型温敏不育系“安农S-1”,利用其温敏特性建立了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杂交制种、低温条件下自交繁殖不育系的温敏型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