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A 67.2-2019
移动智能终端密码模块技术框架 第 2 部分:密钥加密本地保护技术架构

Technical framework of cryptographic module for mobile smart terminal Part 2:Key-encrypted local protection


标准号
T/ZSA 67.2-2019
发布
2019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ZSA 67.2-2019
 
 
适用范围
在开放移动网络和便携移动终端系统环境中,如何保护敏感安全参数成为移动智能终端密 码软件模块设计和实现的核心问题。在移动智能终端中对敏感安全参数进行加密存储是解决软件密码模块安全性的主要方法。但如果加密密钥容易被非法获得,或密钥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对敏感安全参数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标准通过控制主密钥安全生成与使用以保证敏感安全参数加密密钥的安全。

T/ZSA 67.2-2019相似标准


推荐

密码技术在5G安全中的应用

这样接入设备就依据系统参数、密钥生成中心产生的部分密钥和自己产生的另一部分密钥最终生成完整的私钥,依据系统参数和自己产生的另一部分密钥最终生成公钥。设备可通过自己的私钥来对消息签名,而验证方即可根据设备的公钥来进行认证。2.2  同态加密在 5G 智能电网电力安全回收中的应用作为 5G 的一个代表性用例,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能源利用率。...

从新基建安全看高速密码技术应用的发展

图4 双通道高速加密模组/新华三路由器图5 双通道高速加密模组的产品认证证书双通道高速加密模组的硬件部分主要由FPGA、密管处理器、算法协处理器、SRAM、FLASH、噪声源等组成,外带智能密码钥匙参与密钥管理;软件部分,由应用接口API模块、协议接口模块加密模组驱动模块加密模组设备端主控固件等组成;采用自主设计的单板双路并行架构(相当于高端服务器的双CPU架构),每一路均使用独立、高性能的FPGA...

万物互联背景下的边缘计算安全需求与挑战

密钥在已授权的加密模块中生成,高质量的密钥对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整个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并不取决于密码算法的机密性,而是取决于密钥的机密性。一旦密钥遭受泄露、窃取、破坏,机密信息对于攻击者来说已经失去保密性。由此可见,密钥管理对于设计和实施密码系统而言至关重要。...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3.1  量子信息技术最新进展3.1.1  美国 NIST 公布首批后量子密码标准算法7 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 3 轮后量子密码算法标准化筛选结果,也是首批后量子密码标准算法。从 2017 年开始,NIST 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定后量子公钥密码算法。新的公钥密码标准将指定数字签名、公钥加密密钥生成算法作为数字签名算法等标准的补充。...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