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C37.114-2004
交流输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导则

Guide for Determining Fault Location on AC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s

2015-01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IEEE C37.114-2004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IEEE C37.114-2004
发布
2004年
发布单位
IEEE -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替代标准
IEEE C37.114-2014
当前最新
IEEE C37.114-2014
 
 
适用范围
本指南概述了确定交流输电和配电线路故障位置的技术和应用注意事项。本文件回顾了现代设备中使用的传统方法和主要测量技术:基于单端和两端阻抗的方法以及行波方法。应用考虑因素包括:二端和三端线路@串联补偿线路@并联线路@未换位线路@地下电缆@故障电阻效应@以及其他电力系统条件@包括配电系统特有的条件。本指南讨论了确定故障位置的各种方法,重点是微处理器设备执行的自动方法。以下是用于确定故障位置的一些技术: a) 微处理器设备 b) 短路分析软件 c) 客户呼叫(分配) d) 线路检查 能够确定物理故障位置的设备与故障检测设备有不同的要求。 a) 确定故障位置的速度对于人类用户来说是(秒或分钟)@,而继电器通常需要在 10 ms 到 50 ms 内检测到故障。因此,可以使用额外的信息和要求更高、速度更慢的数值技术。 b) 可以选择最佳的故障数据窗口以减少错误。 c) 通信能够使用低速数据通信或监控和数据采集 (SCADA) 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站点。 d) 通过使用电压和电流样本的数字滤波可以实现更准确的相量计算,这会给中继应用带来不可接受的延迟。 e) 高效调度维修人员需要高精度。与保护继电器@不同,保护继电器@需要检测故障是否在CT位置@引导通道@和到达协调建立的区域内@故障定位数据必须非常准确,以节省时间并减少工作人员在恶劣天气和/下进行搜索的费用和/或在崎岖的地形上。本指南@检查了以下内容: - 所需的数据和设备 - 通用算法 - 基于单端和两端阻抗的故障定位方法的精度限制 - 行波方法和其他方法 - 有关配电系统和地下电缆的问题

IEEE C37.114-2004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