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SI TR 103 529-2018
智能M2M;云后端物联网:概念验证

SmartM2M; IoT over Cloud back-ends: A Proof of Concept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ETSI TR 103 529-2018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ETSI TR 103 529-2018
发布
2018年
发布单位
SCC
当前最新
ETSI TR 103 529-2018
 
 

ETSI TR 103 529-2018相似标准


推荐

探索嵌入式应用框架(EAF)(二)

M2M的应用框架鉴于 M2M 技术的特点, 系统设计者可能不得不从头开始构建整个 M2M 体系结构。其核心是, M2M 技术包括增加一个装置或设备的智能服务, 并将该设备与可以监控或控制该设备的后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一个 M2M 设备使用了两个基本元素: 与后端通信的基础设施(无线调制解调器或模块)和运行服务的软件。...

联网蝴蝶效应凸显 智慧型社会即将到来

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ITU在几年前就提出过联网概念。...

揭晓为何智能穿戴设备是联网的关键载体

而我们只需要告诉联网时代的终端载体,也就是智能穿戴设备关于我们的目的,或者是我们的需求,后端计算平台借助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会为我们呈现相应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交互方式,或是呈现方式都不再依赖于我们当前的这种界面操作。因为在联网的时代,我们根本无法应对与处理海量的信息,也无法再依赖于当前的软件或APP界面操作,APP只是从移动互联网联网转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载体。  ...

全球首家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京揭牌

实验室将利用英特尔提供的软件和硬件环境,配合能源网关解决方案和端到端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对基于ISO/IEC/IEEE 18880标准的行业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整合、展示和推广,同时,也协助产业链合作伙伴前端和后端接入进行方案验证,其目标覆盖工业、楼宇等多重能源关键领域。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