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1831:1976
球状或球状石墨铸铁件

Speroidal or nodular graphite iron castings


标准号
AS 1831:1976
发布
1976年
发布单位
SCC
替代标准
AS 1831:1985
当前最新
AS 1831:2007(R2017)
 
 
适用范围
规定了六种等级的球墨铸铁件的制造和试验的机械性能要求。

AS 1831:1976相似标准


推荐

如何一眼辨别球铁、灰铁、生铁的区别?

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生铁比灰铸铁件的要求高,特别是硫、锰、硅的含量控制的比较严格。中间的碳以不同的形状存在。灰铁的石墨形态以片状棉絮状存在,球铁里的石墨球状存在。...

铸铁含义级介绍

由白口铸铁退火处理后获得,石墨呈团絮状分布,简称韧铁。其组织性能均匀,耐磨损,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用于制造形状复杂、能承受强动载荷的零件。④球墨铸铁。将灰口铸铁铁水经球化处理后获得,析出的石墨球状,简称球铁。碳全部大部分以自由状态的球状石墨存在,断口成银灰色。比普通灰口铸铁有较高强度、较好韧性和塑性。...

炉前碳硅分析仪快速检测球墨铸铁中碳硅

硅显著提高铸件脆性转变温度,硅含量提高使球墨铸铁件在低温状态下易发生脆性断裂。当硅含量超过5%以上时,冲击韧性下降到普通灰铸铁所具有的水平。为了使铸件获得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需要尽可能降低球墨铸铁含硅量。在低硅状态下,为了获得无碳化物、全铁素体基体,需要降低原材料中促进珠光体和碳化物生成的元素,加强球化和 处理工艺,增加石墨球数和石墨核心。...

Acta Materialia:揭示铸铁中石墨形态的生长机理

铸铁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需要更好的机械性能,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石墨相的形态。游离石墨以片状(灰口铸铁)、中间体(压实蠕墨铸铁)球状(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形式存在于金属基体中 。从片状到球状的形状变化伴随着更好的机械性能,并且是通过在工业铸造过程中控制镁 (Mg) 作为球化剂添加来实现的。尽管球墨铸铁是在 1930 年代后期发现的,但石墨形状变化背后的机制仍未得到解决 。...


谁引用了AS 1831:1976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