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 N288.6-2012(R2017)
一类核设施和铀矿及工厂的环境风险评估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s at Class I nuclear facilities and uranium mines and mills


标准号
CSA N288.6-2012(R2017)
发布
1970年
发布单位
SCC
替代标准
CSA N288.6-2022
当前最新
CSA N288.6-2022
 
 
适用范围
前言:这是 CSA N288.6《I 类核设施和铀矿及铀工厂的环境风险评估》的第一版。它是 CSA N288 系列核设施环境管理标准和指南的一部分。范围:
1.1 设施 1.1.1 设施类型 1.1.1.1 本标准涉及 I 类核设施和铀矿及铀工厂的 ERA。这些设施包括 (a) 核反应堆;(b) 铀矿、铀工厂、精炼厂和转化厂;(c) 铀燃料制造厂;(d) 同位素处理设施;(e) 束流能量等于或大于 50 MeV 的粒子加速器;以及 (f) 废物管理设施。注意:在本标准中,所有这些设施都包含在“核设施”一词中。
1.1.1.2 本标准的部分内容可能还与其他设施的 ERA 相关,例如 (a) II 类核设施; (b) 在核物质与辐射装置许可证授权下运作的机构;以及 (c) 使用或储存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设施。但在这些情况下,设施许可证持有者负责确定本标准的适用性和适宜性。
1.1.2 设施生命周期 电子逆向辐射的性质和范围将随着设施的生命周期而改变。本标准涉及在以下期间进行的电子逆向辐射:(a) 场地准备、建造和调试;(b) 运行;(c) 长期关闭后的整修或重启;以及 (d) 退役。
1.2 运行条件 本标准所述的电子逆向辐射过程适用于人类和/或非人类生物群可能经常暴露于以下情况的情形:(a) 核设施正常运行(定义见第 3.1 条)向环境释放的低水平核物质和危险物质;或 (b) 核设施正常运行对环境施加的物理压力。本标准不涉及事故(包括泄漏)可能导致的急性或高水平暴露。在这些情况下,设施许可证持有人负责确定本标准的适用性。注意:历史污染(包括过去的泄漏)被视为场地现有环境条件的一部分,其影响在 ERA 中得到考虑。但是,通常不需要在 ERA 中包含泄漏风险评估。
1.3 排放本标准适用于常规排放,包括由合理可预见的异常事件导致的排放。本标准还适用于定期短期排放,前提是排放受到控制并与正常操作相关。
1.4 命运和运输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命运和运输对于执行 ERA 是必要的;但是,命运和运输模型的详细讨论超出了本标准的范围。风险评估员应查阅 CSA N288.1 以获取有关这些概念的信息。第 6.3.7 条提供了其他模型的示例。
1.5 污染物和物理应激源 本标准中涉及的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估中应包括的污染物和物理应激源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a) 非放射性污染物(例如有毒、腐蚀性或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b) 放射性污染物;以及 (c) 物理应激源(例如,对人类受体而言的噪音,以及对生态受体而言的热量、路毙/鸟撞和取水冷却水)。 如果本标准未涉及的其他物理应激源被确定为对特定场地或设施的人类或生态受体很重要,则可以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估。
1.6 受体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受核设施释放的污染物和物理应激源影响的受体。本标准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群(生态受体)。环境影响评估有时可能包括环境中的非生物成分(例如,娱乐设施或历史遗迹),但这些不被视为本标准所指的受体。人类健康风险评估通常适用于场外受体(公众)。此外,可以根据场址和 ERA 目标评估未纳入设施辐射防护计划和健康与安全计划的场内非核能工作人员(非 NEW)。NEW 纳入设施现有的辐射防护计划和健康与安全计划,因此不在本标准中考虑。
1.7 风险管理本标准为评估和描述因接触核设施释放的污染物而对受体造成的风险提供指导。这涉及识别、评估和确定环境风险的优先次序。ERA 过程的输出可用作后续风险管理过程的输入;但是,管理层对风险可接受或不可接受性以及要采取的进一步措施的决策不在本标准的范围之内。第 9.3 条涉及根据 ERA 过程的结果向风险管理者提供建议。
1.8 报告本标准为报告 ERA 结果提供指导。但是,风险评估人员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核设施运行的法规、规章、执照和许可证可能会施加与本标准中所述的报告要求不同的报告要求。核设施运营者负责确定向监管机构报告的必要频率和内容,以确保遵守管理核设施运行的法规、规章、执照或许可证。
1.9 术语 在 CSA 标准中,“应”用于表达要求,即用户必须满足的规定,以符合标准;“应该”用于表达建议或建议但不要求;“可以”用于表达选择或在标准范围内允许的选择。条款附带的注释不包括要求或替代要求;条款附带的注释的目的是将解释性或信息性材料与文本分开。表格和图形的注释被视为表格或图形的一部分,可以写成要求。附件被指定为规范性的(强制性的)或信息性的(非强制性的),以定义其应用。

CSA N288.6-2012(R2017)相似标准


推荐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 投资达798亿元

鼓励除科研用途外设计活度小于1.11×1016贝可(30万居里)静态辐照装置关停退役或转型升级。  (四)加强铀矿冶治理,保障环境安全。  “十二五”中期,完成铀矿冶企业尾矿(渣)坝风险评估,建立尾矿(渣)坝监测与预警系统,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垮坝风险,关停不符合安全要求铀矿冶设施。“十二五”末,完成地浸采场地下水去污恢复技术研究。建设事故废水收集池,避免超标废水直接向环境排放。...

生态环境部要求加强汛期环境防范 确保落实到岗到人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单位装卸码头等重点行业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严格监管民用核设施建造运行安全,确保铀矿冶与放射源使用、贮存运输活动安全。  二要理顺机制,及时准确核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专人值班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通过环保部审批

《核安全规划》提出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2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强调要以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核设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明显降低辐射环境安全风险,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公众健康,推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

近期全球核能发展新动向

在此之前,包括美国、俄罗斯等核能强国在内相关组织也都表示了愿与日本就福岛核事故污染问题展开合作。据11月初报道称,日美两国政府4日召开关于福岛核事故处置核能安全双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双方商定设立项目组,把核事故风险评估(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纳入日本核能安全对策中,该方法已在美国逐步实施,日本此举拟通过与美国合作来进一步引进上述评估方法,以提高核电安全性。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