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P1937.7/D3, April 2024
用于地球观测应用的无人机 (UAV) 偏振遥感方法的 IEEE 标准草案

IEEE Draft Standard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Polarimetric Remote Sensing Method for Earth Observation Applications


标准号
IEEE P1937.7/D3, April 2024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适用范围
偏振遥感是一种新的遥感观测方法,是对常规遥感的补充。它适用于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区,可以更好地监测地球。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甚至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也表现出不同的偏振特性。因此,在每一个波段...

IEEE P1937.7/D3, April 2024相似标准


推荐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实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如何应用?  答:高分五号卫星又称高光谱观测卫星,其优势是搭载了系列环境应用特色高光谱载荷,包括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6台遥感载荷,其中分为两台水体陆地探测载荷和4个大气载荷,这些载荷指标在国际都是非常先进。...

力高泰新品 ‖ 机载高精度N2O、CH4、CO2温室气体测量平台

对于更高时空分辨率地表测量需求,如近地表温室气体泄漏监测、特定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评估、卫星遥感温室气体数据验证等,都需要创新观测技术和方法。目前,遥感卫星可用于大气柱浓度温室气体测量,结合使用高塔和无人机观测,可以对区域尺度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估。其中,由于无人机温室气体观测具有机动灵活特点,可以帮助研究者们获取更高时空分辨率数据,成为卫星遥感和定点高塔观测数据有益补充。...

立体海洋监测系统应用技术——海洋牧场

,开发一系列立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从天空(无人机载)、海面(船载设备、智能浮标)及海底(水下无人船载),实现海洋水质参数遥感监测、船舶排放、海洋溢油、海底超视距观测、海水水质、海洋气体、赤潮、生物量、叶绿素等参数立体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替代进口,降低成本,提升我国海洋高端探测设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作用

扬尘,是除了本地移动源之外,最大源头。此次北京市利用遥感技术监管裸地实现正积极推动着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展开,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下一步,北京市将利用遥感监测裸地不同阶段,研究针对性治理措施。   遥感技术是从地面到空间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综合性技术系统总称,由遥感仪器以及信息接受、处理与分析共同组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