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102-2022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Physiological Races


标准号
DB2301/T 102-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2301/T 102-2022
 
 
适用范围
哈尔滨市行政区内

DB2301/T 102-2022相似标准


推荐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大豆等表观遗传研究新进展

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近等系中发生DNA甲基化的miRNAs热图...

我国学者在植物寄生线虫抗性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培育作物抗性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线虫方法,然而单一抗性极易被打破,通过对黑龙江几个主要大豆产区线虫的调查,发现线虫的3号优势小种以转变为毒性更强的小种,而且现有的抗性品种对这些变异的小种抗性丧失或者减弱(Journal of Nematology,2018),同时评价了抗大豆孢囊线虫大豆品种和当地商业品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Russian Journal of Nematology,2016),以便建立对线虫的多抗品种...

研究发现大豆响应孢囊线虫早期侵染的信号通路

使用抗性品种可有效防治该病害,但目前商业化抗性品种的抗性多来源于Rhg1和Rhg4两个主效抗性位点,单一抗性资源的长期使用导致新的生理小种出现,防治效果降低。解析大豆识别和响应孢囊线虫侵染的分子机制,将为大豆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基因资源。  在与病原物长期互作中,植物演化出一套复杂精密的先天免疫系统来识别病原物,并激活一系列的抗病信号通路,启动植物的免疫反应。...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大豆孢囊线虫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glycines)是引起大豆减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合理种植抗病大豆品种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防治SCN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是长期种植单一抗性品种致使SCN新的毒性生理小种出现,导致原有抗性丧失。因此,解析SCN逃避寄主免疫防御的致病机制对抗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