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843.2-199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Entity authentication--Part 2: Mechanisms using symmetric encipherment algorithms

2008-11

GB 15843.2-1997 发布历史

GB 15843.2-1997由国家质检总局 CN-GB 发布于 1997-09-02,并于 1998-04-01 实施,于 2008-11-01 废止。

GB 15843.2-1997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L80 数据加密。

GB 15843.2-1997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17年 GB/T 15843.2-201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 2008年 GB/T 15843.2-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 1997年 GB 15843.2-199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GB 15843.2-199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于 2008-06-19 变更为 GB/T 15843.2-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实体鉴别机制。其中有四种是两个实体间无可信第三方参与的鉴别机制,而这四种机制中有两种是单个实体鉴别(单向鉴别),另两种是两个实体相互鉴别。其余的机制都要求有一个可信第三方参与,以便建立公共的秘密密钥,实现相互或单向的实体鉴别。 本标准中规定的机制采用诸如时间标记、顺序号或随机数等时变参数,防止先前有效的鉴别信息以后又被接受。 如果没有可信第三方参与,又采用时间标记或顺序号,则对于单向鉴别只需传送一次信息,而要达到相互鉴别必须传送两次。如果没有可信第三方参与,又采取使用随机数的询问一应答方法时,单向鉴别需传送两次信息,而相互鉴别则需要传送三次。如果有可信第三方参与,则一个实体与可信第三方之间的任何一次附加通信都需要在通信交换中增加两次传送。

GB 15843.2-1997

标准号
GB 15843.2-1997
发布
1997年
发布单位
国家质检总局
替代标准
GB/T 15843.2-2008
当前最新
GB/T 15843.2-2017
 
 

GB 15843.2-1997相似标准


推荐

基于区块链数据共享访问控制模型

为了加强数据监管和可追溯性,保证接入节点安全性本模型采用半中心化 CB。此外,本模型采用全同态加密算法将数据摘要和关键字进行加密保护; 利用 CP-ABE 机制实现原始文件细粒度访问控制和机密性要求;通过签名值对比判定数据一致性。在数据检索方面,首先通过智能合约机制优先过滤一部分非法访问,其次将关键字索引密文引入CB中实现快速检索。...

国内外区块链关键技术现状及差异

采用点对点传输技术后,相互连接节点都处于平等地位,节点可直接连接且自由进出,任意节点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系统中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节点来共同维护。3.密码学应用技术区块链系统采用多种密码学原理进行数据加密及隐私保护,尤其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散列算法(同电子签名主要技术),有效实现身份认证与数据防篡改。...

从原理到趋势,解剖风口上区块链技术

3) 核心技术之:Merkle树Merkle树是一种哈希二叉树,使用它可以快速校验大规模数据完整性。在区块链网络中,Merkle 树被用来归纳一个区块中所有交易信息,最终生成这个区块所有交易信息一个统一哈希值,区块中任何一笔交易信息改变都会使得Merkle 树改变。4) 核心技术之: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保密方法,需要两个密钥:公钥和私钥。...

2018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应用报告

以下是《2018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应用报告》正文部分:《2018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应用报告》中国区块链基础服务联盟2018年4月引言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有机整合形成创新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依赖、数据安全可信、技术开源透明等特点。...


GB 15843.2-1997系列标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