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21889:2001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个人综合业务网.交换间信令协议.呼叫识别和呼叫链接附加网络特性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Call Identification and Call Linkage Additional Network Feature


标准号
ISO/IEC 21889:2001
发布
2001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IEC 21889:2001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在专用综合业务网络 (PISN) 内连接在一起的专用综合网络业务交换机 (PINX) 之间的 Q 参考点处支持呼叫识别和呼叫链接附加网络功能 (ANF-CIDL) 的信令协议。 ANF-CIDL 是一项附加网络功能,允许分配全局呼叫标识 (GID),以识别呼叫路由上端到端的呼叫(即两端 PINX 之间)。 作为一个选项,线程标识(TID)可以被分配给由于其他补充服务和/或ANF的操作而逻辑链接在一起的不同调用。 此外,还可以分配线路标识 (LID),以识别呼叫的不同线路。 注 1 – 本 ANF 的开发是为了支持在网络环境(即 PISN)中使用 CSTA(ISO/IEC 18051)。 不排除将该 ANF 用于其他应用。 Q 参考点在 ISO/IEC 11579-1 中定义。 补充服务规范按照 ETS 300 387 中指定的方法分三个阶段生成。 本国际标准包含 Q 参考点的第 3 阶段规范,并满足 ISO/IEC 21888 中第 1 阶段和第 2 阶段规范确定的要求ANF-CIDL 的信令协议在用于基本电路交换呼叫控制的信令协议之上运行(如 ISO/IEC 11572 中所规定),并使用通用过程的某些方面来控制 ISO/IEC 11582 中规定的补充服务该国际标准还规定了支持呼叫识别和呼叫链接以及其他补充服务和 ANF 之间 Q 参考点交互的附加信令协议要求。 本国际标准适用于可以互连形成 PISN 的 PINX。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