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3754:1976
钢 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Steel;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depth of hardening after flame or induction hardening


ISO 3754:1976 发布历史

ISO 3754:1976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1976-06。

ISO 3754:1976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H22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77.040.99 金属材料的其他试验方法。

ISO 3754:1976 钢 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ISO 3754:1976

ISO 3754:1976的历代版本如下:

  • 1976年 ISO 3754:1976 钢 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定义有效硬化深度并指定测量方法。 适用于深度大于 0.3 mm 的硬化层,以及距离表面 3 倍硬化深度、硬度小于硬度极限 - 100 的零件。

采用 ISO 3754 的发行版本有:

  • SR ISO 3754:1996 钢材.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ISO 3754:1976

标准号
ISO 3754:1976
发布
1976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 3754:1976
 
 

ISO 3754:1976相似标准


推荐

11个热处理工艺节能大举措

用应力测定求出必要硬化深度,表明目前硬化过深,只需传统硬化深度70%就足够。研究表明,碳氮共渗比渗碳可减少深30%~40%。同时若在实际生产中将渗深度控制在其技术要求下限,也可节能 20%,同时还缩短了时间,减小了变形。 采用高温和真空化学热处理高温化学热处理就是在设备使用温度允许及所渗钢种奥氏体晶粒不长大条件狭,提高化学热处理温度,从而大大加速渗碳速度。...

汽车曲轴失效专业分析

2#试样淬火轮廓形状良好,圆角淬火轮廓圆润饱满,而轴颈部位明显有两次淬火痕迹,即二次淬火。依据GB/T5617-2005《感应淬火火焰淬火有效硬化深度测定》检测方法,对淬火深度进行梯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2#试样圆角位置淬火深度都满足技术要求。1#试样轴颈位置淬火深度为0mm,淬火各个位置HRC硬度都低于49HRC。...

实验室金属材料金相分析标准大全

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8.GB/T 224-2008 脱碳深度测定法9.GB/T 13299-1991 显微组织评定方法10.GB/T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法11.HB 5022-1994 航空钢制件渗氮、氮碳共渗金相组织检验标准12.GB/T 5617-2005 感应淬火火焰淬火有效硬化深度测定13.JB/T 9204-2008 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非表面淬火45BM履带销轴热处理工艺

图3  M2钢刀片感应加热淬火硬度分布 图4 回火金相测得有效硬化深度为5.5~6.0mm,其硬度由表面向内递减:64.5 HRC→62 HRC→60HRC。表面较硬,心部较软,机械刀片工作面始终在表面,这正是很理想硬度分布。市场调查发现,刀片仍属磨损失效,说明硬度还有提升空间,但很有限,搞得不好有可能崩刃,应小心谨慎。 ...


谁引用了ISO 3754:1976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