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12799-1989
铸造 — 铸件浸渗 — 推荐做法

Casting — Impregnation of Castings — Recommended Practice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IS 12799-1989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IS 12799-1989
发布
1990年
发布单位
IN-BIS
当前最新
IS 12799-1989
 
 
本标准涵盖了通过用密封剂浸渍回收多孔部件(金属,例如黑色和有色铸件,以及非金属部件)时采用的程序。

IS 12799-1989相似标准


推荐

南京麒麟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有色及特种铸造展览会

三、铸造原辅材料   铝、铜、锌等有色金属材料、生铁、废钢、精炼剂、除渣剂、原砂、覆膜砂、铬铁矿砂、宝珠砂、铸造用树脂、铸造用焦、涂料、脱模剂、钢丸、固化剂、膨润土、耐火材料等。   四、铸件深加工设备   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仪、高低温冲击试验箱、无损探伤设备、车床、刀具、量具、机械手等机械加工和检查设备(工具)、热处理设备、设备、焊接设备、表面处理设备等。   ...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名词知识大汇总

接上篇史上最全的非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术语1、铸造性(可铸性)指金属材料能用铸造的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性能。铸造性主要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模的能力,收缩性是指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程度,偏析是指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结晶先后差异而造成金属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2、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压力法作为液态法制备技术,压力法(pressure infiltration)又称挤压铸造法,将液态金属通过外界压力强行突破表面张力渗到增强体预制件中,随后凝固成型获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压力法的优势在于适用于纤维、晶须、粉末、纳米颗粒等各类增强体,适用于各类基体合金,可获得较好的界面强度,材料可设计性强。通常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体积分数在40%~70%。...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