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C1058-97
评价和报告绝热材料热性能用温度的选择的标准实施规程

Standard Practice for Selecting Temperatures for Evaluating and Reporting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rmal Insulation


ASTM C1058-97 发布历史

ASTM C1058-97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US-ASTM 发布于 1997。

ASTM C1058-97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Q25 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

ASTM C1058-97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23年 ASTM C1058/C1058M-10(2023) 评估和报告隔热材料热财产用温度选择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15年 ASTM C1058/C1058M-10(2015) 选择温度进行评估和报告隔热热性能的标准实践
  • 2010年 ASTM C1058/C1058M-10 热隔离的热特性的评价和汇报用选择温度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03年 ASTM C1058-03(2008) 为评价和报告绝热材料热性能选择温度的标准方法
  • 2003年 ASTM C1058-03 选择温度进行评估和报告隔热热性能的标准实践
  • 1997年 ASTM C1058-97 评价和报告绝热材料热性能用温度的选择的标准实施规程

 

1.1 本实践涵盖了报告隔热材料、产品和材料以及相关系统和组件(隔热和非隔热)的热性能的标准平均温度。

1.2 热性能可以通过标准测试方法确定为温度的函数。 (测试方法 C177、C201、C236、C335、C518、C745、C976、C1114、指南 C653 和实践 C687,全部与实践 C1045 结合使用。) 注 1 - 需要标准参考材料来跨越测试的温度范围。

1.3 本实践推荐了标准温度条件,用于通过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和评估作为温度函数的热性能。

1.4 隔热材料的一般应用包括:

1.4.1 建筑围护结构, 1.4.2 机械系统或过程,以及建筑和工业隔热材料。

1.5 测量两种应用的热性能的平均测试温度应从表 1 中列出的温度中选择。建议在跨越至少 80% 预期最终使用温度范围的平均温度下报告热性能。任何选定的平均温度的温差将取决于隔热应用(参见适当的材料规范)、评估方法和设备的限制。 ASTM 材料规范要求的温差或相关温度条件应优先于本实践中推荐的温度差异或相关温度条件。

1.5.1 标准温度适用于两个表面都暴露于固定环境温度的情况,这些环境温度是测试隔热和非隔热建筑结构的典型条件(表 2)。

1.5.2 标准温度是在两个表面温度固定且不考虑表面系数的情况下提出的(表2或表3)。

1.5.3 对于仅一个表面的温度固定而另一表面暴露于固定环境温度的情况,使用表1的平均温度。

1.6 以SI单位给出的值应被视为标准。表中提供了近似的英寸-磅单位。

1.7 本标准并不旨在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实践并确定监管限制的适用性。

标准号
ASTM C1058-97
发布
1997年
发布单位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替代标准
ASTM C1058-03
当前最新
ASTM C1058/C1058M-10(2023)
 
 

ASTM C1058-97相似标准


推荐

标准 | 今天起,这些新国标正式实施

-2015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评估方法 GB/T 17430-199837  GB/T 18091-2015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 18091-200038 GB/T 30984.1-2015太阳能用玻璃 第1部分:超白压花玻璃39GB/T 31894-2015静音管网叠压给水设备40 GB/T 31911-2015  燃气燃烧器具排放物测定方法41GB/T 31956-2015建筑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板...

关于中国气凝胶产业几点思考

两者在使用温度产品形态上有互补性。纳米微孔绝热材料其实是一种类气凝胶产品,或者说是气凝胶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类似二次复合法气凝胶),两者绝热机理几乎是一样,相信现有气凝胶复合工艺经过优化改进也能在高温下达到纳米微孔材料一样优异性能。    最后提醒国内同仁,气凝胶产品形态种类较多,建议企业根据自身企业定位技术储备等情况,选择适合自身产品形态。...

导热系数测定仪检测项目原理

依据标准:    GB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测定防护热板法》测试装置结构:采用双试件防护热板法(GB10294-2008),由微机自动控制系统、计量加热单元、冷板单元、防护单元、外防护单元、测量系统、压紧系统、制冷机构等组成。  1、微机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输出信号经I/OD/A转换控制相应执行元件,实现控温、计算、温度采集、打印测试报告、显示过程曲线等功能。...

能降温锂电池才是行业好电池

但我们评估过,这个指标只需要额外两个小时测试,而通常不同类型电池表征测试就要花费数天。而且那些采用该指标的制造商在竞争中也更占优势。下一步我们呼吁研究人员工程师对电池冷却系数进行常规测量报告。我们指标应该其他典型电池报告指标,如能量容量放电率,一起纳入发表文献中。设计人员在评估电池能量密度功率时,应同时评估其热性能,以确定哪种电池最适合他们电池组。...


谁引用了ASTM C1058-97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