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H.248.37-2008
网关控制协议:IP NAPT障碍包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IP NAPT traversal package Study Group 16


ITU-T H.248.37-2008 发布历史

ITU-T H.248.37-2008由国际电信联盟 IX-ITU 发布于 2008-06-01。

ITU-T H.248.37-2008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M63 节目传输。

ITU-T H.248.37-2008 网关控制协议:IP NAPT障碍包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ITU-T H.248.37-2008已经是当前最新版本。

ITU-T H.248.37-2008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ITU-T H.248.1-2005 网关控制协议:第3版本 研究组16 视听服务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基础设施-通信程序 研究组16
  • ITU-T H.323-2003 分组交换多媒体通信系统-H系列:多媒体基础设施和视听服务系统和终端设备 研究组16
  • ITU-T Q.1970-2001 BICC IP 承载控制协议系列 Q:与承载独立呼叫控制(BICC)相关的信令的交换和信令规范(第 11 研究组)

 

本建议书允许媒体网关控制器控制互联网协议(IP)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NAPT)遍历。

1.1 对远程源地址信息的新的或更改的适应 1.1.1 适用性声明(针对 IP NAPT 遍历包) 1.1.2 有关 IP 协议版本的适用性声明 1.1.3 数据包过滤器和地址锁存之间的关系 1.2 报告新的或检测到的远程源地址信息更改远端地址信息 1.3 基于隐式过滤的丢包统计

标准号
ITU-T H.248.37-2008
发布
2008年
发布单位
国际电信联盟
 
 
引用标准
ITU-T H.248.1-2005 ITU-T H.323-2003 ITU-T Q.1970-2001

ITU-T H.248.37-2008相似标准


推荐

车载以太网:优势、技术与应用实践

把传统总线连到以太网系统中有3种方案:1.通过应用层网关,在应用程序中直接转换信息;2.将总线数据放置于进行封装,以服务传输,例如SOMEIP服务;3.直接用UDP来传输CAN等数据。无论选取哪一种,网关都需要翻译大量数据,这限制了网关的可扩展性;另外,两个协议之间搭建桥梁,也需要处理很多问题,包括一些安全性指标等。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简化网关,提高网关的可扩展性。...

卫星通信网络数字化转型研究

目前,DIFI v1.0版只是一个框架,规定了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802.3标准的几个VITA 49.2数据。在未来版本中,DIFI将规定可靠数据分发所需的重要传输功能。特别是,会话层需要解决UDP数据的可靠传输问题。为此,DIFI需要解决两个挑战:· 流量控制:没有流量控制,缓冲区的上溢和下溢将导致调制解调器失锁。...

构建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用建议

使用HART协议的IWSN网络,与HART设备通讯,可能不支持未来的应用,比如IIoT,因为IIoT从本质上讲基于IP的。(来源:控制工程网   作者:Kevin Zamzow  ) ...

新型自动化系统为过程控制创造不同

可立即集成  由于新型自动化系统采用行业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接口(如EtherNet/IP和OPC),因此可更加轻松地与APC等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集成。而对于早期DCS,集成时通常需要自定义编码,还要购买并安装价格高昂的硬件通信网关。  与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可带来诸多优势。集成可以使整个企业立即获取数据。例如,最常用的一种集成方法是基于浏览器的访问,其中自动化系统充当Web服务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