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327-2006
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arl oyster cultur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technique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B44/T 327-2006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DB44/T 327-2006
发布
2006年
发布单位
广东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44/T 327-2006
 
 
引用标准
DB44/T 325 DB44/T 326 GB 11607 NY 505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育苗设施、催产、孵化、幼体培育和采苗技术等。本标准适用于马氏珠母贝的人工繁殖。

DB44/T 327-2006相似标准


推荐

“南科1号”新品种获批水产新品种证书

珠母“南科1号”壳宽较普通养殖群体平均增长14.2%,壳型肥厚;优质珍珠率达49.0%以上,较普通养殖群体高10个百分点以上,育珠性能优良。该品种具有较强的育珠能力,是一种优良的育珠母,其推广应用将对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南海海洋所构建珠母遗传图谱并发现转录调控因子

  珠母是一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贝类和生产珍珠的主要母,也是国际上研究生物矿化机制的良好实验材料。对珠母性状分子遗传基础和重要基因功能进行解析,将有助于推动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发展和品种创制。  ...

珠母“南科1号”品系完成现场验收

验收结果表明,该品系在湛江的徐闻、雷州完成了种苗养殖生产和育珠,植核约53万,育珠休养期的死亡率为9.74%,较对照降低了38.32%;优珠率为49.1%,明显高于湛江本地养殖群体(38.2%)和杂交群体(20%)。  珠母是我国海水珍珠养殖的主要育珠贝类。但育珠贝死亡极其严重,除了环境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种苗质量差,抗逆能力弱。...

南海海洋所在珍珠贝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人员还克隆了珠母的核转录因子(NF-κB )PfRelish,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TRAF3)等基因,并分析了其在病原刺激下的表达模式,表明其参与了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   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珠母养殖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


谁引用了DB44/T 327-2006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