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A MIL-PRF-19500/733 B-2010
半导体器件,场效应辐射硬化(总剂量和单事件效应)晶体管,P 沟道,硅,类型 2N7523T1、2N7523U2、2N7524T1 和 2N7524U2,JANTXVR,F 和 JANSR,F

SEMICONDUCTOR DEVICE, FIELD EFFECT RADIATION HARDENED (TOTAL DOSE AND SINGLE EVENT EFFECTS) TRANSISTORS, P-CHANNEL, SILICON, TYPES 2N7523T1, 2N7523U2, 2N7524T1, AND 2N7524U2, JANTXVR, F AND JANSR, F


说明:

  • 此图仅显示与当前标准最近的5级引用;
  • 鼠标放置在图上可以看到标题编号;
  • 此图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放大或者缩小;
  • 表示标准的节点,可以拖动;
  • 绿色表示标准:DLA MIL-PRF-19500/733 B-2010 , 绿色、红色表示本平台存在此标准,您可以下载或者购买,灰色表示平台不存在此标准;
  • 箭头终点方向的标准引用了起点方向的标准。
标准号
DLA MIL-PRF-19500/733 B-2010
发布
2010年
发布单位
美国国防后勤局
 
 

DLA MIL-PRF-19500/733 B-2010相似标准


推荐

超越基芯片极限 北京大学最新Nature!

二、【成果掠影】具有原子尺度厚度的二维(2D)层状半导体被探索为支持进一步小型化集成电子的潜在通道材料。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基于半导体的2D fet表现出可以超越最先进的场效应晶体管(FETs)的性能。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RDS)预测,对于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FETs),栅极长度的缩放将停止在12纳米,最终电源电压将不会下降到小于0.6 V。...

场效应管的类型介绍

  标准电压下的耗尽型场效应管。从左到右依次依次为:结型场效应管,多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双栅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金属栅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 耗尽层 , 电子 , 空穴 ,金属,绝缘体. 上方:源极,下方:漏极,左方:栅极,右方:主体。电压导致沟道形成的细节没有画出  掺杂FET(解释如下)的沟道用来制造N型半导体P半导体。...

全球首个原子层沟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问世

为了避免基平面场效应晶体管因为尺寸减小带来的短沟道效应等缺陷,鳍式晶体管(FinFET,将沟道栅极制备成类似于鱼鳍Fin的竖直形态)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诞生,成功延续摩尔定律至今。受制于微纳加工精度,FinFET的沟道宽度目前最小约5纳米。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逼近工艺物理极限,进一步缩小晶体管器件特征尺寸极具挑战。  ...

纳米管封装助力最小纳米线晶体管诞生

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在于半导体纳米线结构的形成,业界常用的器件中纳米线沟道是由材料制成的,使用自上而下的刻蚀工艺制备,其最小尺寸在10到20纳米之间,因此迫切的需要开发新型材料结构进一步突破晶体管的尺寸限制。...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