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5511-12
强硬度颗粒厌氧溶解条件下测定塑性材料厌氧生物降解的标准试验方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High-Solids Anaerobic-Digestion Conditions


标准号
ASTM D5511-12
发布
2012年
发布单位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替代标准
ASTM D5511-18
当前最新
ASTM D5511-18
 
 
引用标准
ASTM D1293 ASTM D1888 ASTM D2908 ASTM D3590 ASTM D4129 ASTM D618 ASTM D883 ASTM E260 ASTM E355 ISO 13641-1 ISO 15985
适用范围
高固体厌氧消化装置内塑料的生物降解是一个重要现象,因为它将影响塑料封闭的其他废物的分解以及厌氧消化过程后产生的消化物的质量和外观。塑料的生物降解可以通过需氧和厌氧固体废物处理厂安全处置这些塑料。该程序的开发是为了确定塑料产品放入高固体厌氧消化器中以从城市固体废物中生产消化物时的厌氧生物降解性的速率和程度。局限性8212;由于厌氧消化系统的构造和操作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堆肥系统的监管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该程序无意模拟任何特定高固体厌氧消化系统的环境。然而,预计它会类似于在最佳条件下运行的高固体厌氧消化过程的环境。更具体地说,该程序旨在创建一个标准实验室环境,允许在高固体消化条件下快速、可重复地测定厌氧生物降解性。
1.1 本测试方法涵盖塑料材料厌氧生物降解程度和速率的测定在高固体厌氧条件下。测试材料暴露于源自仅对预处理的生活垃圾进行厌氧消化的产甲烷接种物。厌氧分解发生在高固体含量(总固体含量超过30%)和静态非混合条件下。
1.2 该测试方法旨在得出在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高固体厌氧消化器的条件下样品中的碳转化为气态碳的百分比(1,2,3,4)。该测试方法也可能类似于生物活性垃圾填埋场的一些条件,其中产生的气体被回收,并通过接种(例如,厌氧污水污泥共沉积、厌氧渗滤液再循环)、湿度控制(例如,渗滤液再循环)积极促进沼气生产。 ,以及温度控制(例如,短期注入氧气,加热再循环渗滤液)(5,6,7)。
1.3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对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池中存在的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的所有塑料材料。
1.4 性能声明应仅限于测试中获得的数值结果,不得用于不合格的“可生物降解”;索赔。报告应明确说明测试完成时测试样品和参考样品的净气态碳生成百分比。此外,结果不得推断超过测试的实际持续时间。
1.5 以 SI 单位给出的数值应被视为标准。
1.6 本标准并不旨在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实践并确定监管限制的适用性。具体危险在第 8 节中给出。注释 18212;该测试方法相当于 ISO 15985。

ASTM D5511-12相似标准


推荐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探讨

生物技术对水中大分子污染物降解有较大优势,分子量较大难降解有机物在酸化阶段可以被水解为分子量较小易于降解物质,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生物技术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容积负荷高、处理费用低等优势。  常见技术有预酸化、折流板反应器(ARB)、升流式污泥床(USAB)、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反应器(IC)。...

组合式医院废水预消毒池加工

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产甲烷菌活性、污泥浓度高优势。但是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废水需达到一定温度、反应器内PH值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必须具有有效三相分离器、必须具有颗粒污泥或高浓度污泥等。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沼气,针对于本项目的废水类型,产生沼气存在臭味、腐蚀性和易爆炸等问题,若管理、处理不善,会危及管理人员及周围居民安全。...

反应器介绍

(4)合适温度:反应一般在30~37℃中温条件下运行。   (5)对毒性适应能力:必须完成厌氧微生物对有毒物质适应性驯化。   (6)充足代谢时间:要同时保证生物处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固体停留时间SRT。   (7)适量碳源:来自进水中有机物要满足异养型甲烷菌用于生物合成所需要碳源,同时反应器内溶解性C02要满足自养型甲烷菌所需要碳源。   ...

玻璃钢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和好生物处理法在污水处理中优缺点好生物处理法好生物处理就是在充分供或者供气条件下,借助好微生物(主要是好细菌)或兼性好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无机物处理过程。...


谁引用了ASTM D5511-12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