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8881:1989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局域网中使用X.25包级协议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data communications; use of the X.25 packet level protocol in local area networks


ISO/IEC 8881:1989


标准号
ISO/IEC 8881:1989
发布
1989年
中文版
GB/T 17972-2000 (等同采用的中文版本)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IEC 8881:1989/Cor 1:1991
当前最新
ISO/IEC 8881:1989/Cor 1:1991
 
 
处理在 ISO 8802 局域网 (LAN) 上运行的 ISO 8280 中定义的 X.25 打包层协议 (PLP) 的使用。 使用逻辑链路控制(LLC)类型 2 过程的 X.25/PLP 操作在第 2 节中描述。 使用 LLC 类型 1 过程的 X.25/PLP 操作在第 3 节中指定。 符合 ISO 7498:1984 标准; ISO 8208:1987...

ISO/IEC 8881:1989相似标准


推荐

音视频网络传输协议有哪些,RTSP/RTMP/SRT/NDI协议之间特点

RTMP协议就像一个用来装数据的容器,这些数据既可以是AMF格式的数据,也可以是FLV的视/音频数据.一个单一的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的通道传输多路网络流.这些通道都是按照固定大小的传输的。HLS协议 (HTTP Live Streaming)是Apple的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主要用于PC和Apple终端的音视频服务。...

一文读懂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但是以太网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常见的通信协议标准,最初是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而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工业现场环境的需求,例如高温、低温、防尘灯问题,所以以太网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现场。智库百科认为,工业以太网是指在工业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及过程控制应用以太网的相关组件及技术。工业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和IEEE 802.3标准兼容,但在应用层会加入各自特有的协议。...

邬贺铨院士:对网络体系变革的思考

在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前有X.25面向连接的分组网,但只考虑支持数据传输。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的80年代初,异步传输模式(ATM)被提出,它使用的是面向连接的分组通信,固定长,可支持话音、视频与数据。ATM很理想,但在当时看相当复杂,输给了不理想但简单的IP。IP设计之初仅考虑支持无连接的数据通信,这是原有通信网络的弱项,而且在当时的网络数据流量占比很少。...

解读全SRT互联网传输协议

5、与其他协议区别在流媒体视频传输协议,常用的流媒体协议主要有 HTTP协议,RTSP协议和RTMP协议。RTSP协议是最早的视频传输协议,RTSP协议优势在于可以控制到视频帧,因此可以承载实时性很高的应用。RTMP协议是来进行实时数据通信的网络协议,流媒体/交互服务器之间进行音视频和数据通信。SRT协议它在UDT 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扩展和定制, 具备网络传输丢检测/延迟控制/视频加密功能。...


谁引用了ISO/IEC 8881:1989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