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KR

JP

ES

RU

DE

污染源废气

本专题涉及污染源废气的标准有118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污染源废气涉及到词汇、空气质量、环境保护、水质、土质、土壤学、废物、服务。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污染源废气涉及到废气排放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污染物排放综合、大气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气体介质与放射性物质采样方法、标准化、质量管理、物理污染分析测试方法。


行业标准-环保,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HJ 547-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
  • HJ 547-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碘量法
  • HJ 544-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HJ 68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HJ 544-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HJ 1040-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溴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HJ 73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
  • HJ 869-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酞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54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 HJ 548-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
  •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 57-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 973-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 688-201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 HJ 545-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总磷的测定.喹钼柠酮容量法
  • HJ 1079-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545-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总磷的测定 喹钼柠酮容量法
  • HJ 543-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690-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可溶物的测定 索氏提取-重量法
  • HJ 1041-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三甲胺的测定 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 HJ 69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53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685-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870-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629-2011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1077-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 HJ 1131-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 113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 684-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1240-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HJ 1006-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 HJ 38-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1261-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系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 HJ 1007-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 碱雾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HJ 540-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HJ 1153-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 HJ 1013-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 734-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917-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碳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107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T/SSESB 1-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湿度的测定 阻容法
  • T/ACEF 00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恶臭排放自动监测技术指南
  • T/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技术规范
  • T/CAEPI 46-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
  • T/XZFW 002-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数字化系统通用要求
  • T/XZFW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
  • T/XZFW 005-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报告信息数字化 追溯要求
  • T/XZFW 006-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监测结果 数字化处理器
  • T/XZFW 010-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监测结果 数字化处理器
  • T/CQEEMA 3-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
  • T/XZFW 001-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结果数字化处理器
  • T/XZFW 008-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结果数字化处理器
  • T/SXCAA 017-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连续监测设备 远程质控系统建设及运行指南
  • T/XZFW 003-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现场监测数字化系统技术要求
  • T/XZFW 009-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现场监测数字化系统技术要求
  • T/ACEF 086-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乙醛等22种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T/CIC 401-2021 《冶金工业固定污染源废气 无机有害气体因子的检测 高温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河北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安徽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上海市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浙江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33/T 31001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DB33/T 2167-2018 燃煤电厂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 DB33/T 310003-202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

山东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37/T 3535-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
  • DB37/T 2706-2015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 DB37/T 2704-2015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
  • DB37/T 2705-2015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
  • DB37/T 3784-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化学发光法
  • DB37/T 3785-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
  • DB37/T 4432-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DB37/T 2537-2014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 DB37/T 4433-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袋真空瓶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 DB37/T 3461-2018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DB37/T 3459-2018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中铜、锌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DB37/T 3460-2018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中铜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DB37/T 392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江西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36/T 1931-202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流速在线监测 光闪烁法
  • DB36/T 1386-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
  • DB36/T 1387-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氯化氢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吸收法
  • DB36/T 1939-2024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验收与运行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河南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江苏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32/T 4535-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快速监测技术规范
  • DB32/T 3944-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DB32/T 4343-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的测定 便携式振荡天平法
  • DB32/T 310003-202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

北京市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11/T 1484-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 DB11/T 1367-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辽宁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21/T 3073-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紫外吸收法
  • DB21/T 3270-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
  • DB21/T 3285-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硒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 DB21/T 3072-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可见吸收法
  • DB21/T 3793-2023 辽宁省燃煤电厂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甘肃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陕西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61/T 1658-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 DB61/T 1294-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测定 分子筛吸附管采样—离子色谱法

青海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行业标准-农业,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HJ 1286-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HJ 128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望远镜法
  • HJ 1316-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吉林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湖北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42/T 1904-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便携式β射线法
  • DB42/T 204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山西省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14/T 2966-2024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 DB14/T 2965-2024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建设验收技术规范

福建省地方标准,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DB35/T 1913-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污染源废气的标准

  • NF X43-317:2011 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酸或碱污染指数的测定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